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跑者大本营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4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6年石野] 恶劣天气受困,我们该如何自救——事先做好充足的准备,才是户外最好的自救方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26 00:22:4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昨天,让我们集体揪心的,莫过于香港几十年不遇的恶劣天气突袭香港100赛事,导致很多选手滞留在赛道等待救援的情况。

据香港消防局官方消息:最后滞留在大帽山(香港100赛道约95-97公里处)的四名选手,已于今晨(1月25日)0时40分被消防员救下山,由救护车送至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其中一名马来西亚选手说,这是她第一次参加越野赛,没有想到会遭遇恶劣天气,心理和身体上都准备不足。

▲从山下被救下来的选手

与此同时,微博和朋友圈里也有很多志愿者和选手们的留言:

@lvy_lvyChan:(志愿者)
辛苦但不一样的经历,冷的程度超出预料,我一直在怪自己为啥不多穿点。终点冲线的参赛选手们,很多人脸上、手上或腿部都有受伤,眼睛红红地说 “活下来了”。

@----TIM----(选手)
这一战并不容易,路上刺骨的飓风,差点把我吹下山,大帽山上的雨夹冰,温度降到零下,我差点失温倒地。没重视天气突变的因素,准备欠缺,未达到预期目标。

@妍妍Penny(选手)
今年遭遇百年不遇大风降温,白天4℃,夜里体感0℃以下。全天6级大风,山上风力大的可怕,我几次都感觉要被吹下山崖,最后更遭遇大暴雨夹着冰茬往下落。香港新闻现在铺天盖地都在报道这次比赛事故,接近2000名选手中一半都选择了退赛,近百名选手失温。

@ Kim Wai(选手)
其实比赛当晚天气虽然严寒,但如果准备充足,参赛者应该都可以应付。大会在一星期前已经知道天气可能转冷,并且出Email通知参赛者做好严寒天气参赛的准备。

看了上述选手们的自我总结及网上铺天盖地的关于今年港百的各种大讨论,不知此时,你对越野跑这项运动是否有了与之前不同的认识?

▲艰难行走在香港100赛道上的选手

这几年来,随着越野跑这项运动的兴起,许多人都想离开城市的坚硬柏油路,到大自然里去奔跑,加之人类天生就有探索未知领域里的基因和冲动。所以很快,我们跑着跑着,就从当初只是想在山里跑着玩,到要去参加一场30公里、50公里、100公里、168公里……乃至距离更长的越野赛。

那么,问题就来了,当我们准备参加长距离越野赛时,我们除了具备最基础的奔跑能力之外,还应具备哪些能力,才能最大程度上确保我们能安全、愉快地享受每一场比赛?

今天,我们以2016年香港100的恶劣天气为例,共同探讨一下,选手们在户外失温时,应具备哪些自救的能力。


自己的身体,首先由谁来守护?

越野跑,是一项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的山地户外运动。所以,并不是只要会跑步,就具备了玩好这项运动的能力。

在户外这种特殊的环境里,一旦遭遇类似今年香港100这样的恶劣天气时,你首先要明白,不要太过依赖通过手机求救

因为存在二个问题:在深谷与高山等环境里,手机信号覆盖稀疏;在寒冷天气下,手机电池消耗大或受潮损坏等,都会让手机变“砖头”。

即使你所处的位置有良好的信号覆盖,也必须记住,从求救到得救,中间要等上很长的时间。

所以,当我们在户外遇上紧急情况或突发事件时,我们脑海中想到的不应是“会有人来救我的”,而最先要应考虑的是:“为了保障自己的安全,我能做些什么”。

在户外,“首先自救”是铁律。

自救,self resuce。

所谓自救,就是在事故现场的人,针对事故环境,采取最合适的对策。包括个人自救,互相救助,团队救助等。比如,即便自己的体力和装备都不足,但也可以把自己知道的户外知识告诉别人,然后互相协助一起行动,化险为夷。

自救要遵循三大原则:安全、迅速、稳妥

下面,我们就本届香港100恶劣天气中,选手们出现最多的“失温”这个症状加以解析。

失温症自救

失温症是指人体热量流失大于热量供给,从而造成人体核心区温度降低(人体核心区的躯干温度通常保持在37℃左右),并产生一系列寒颤、迷茫、心肺功能衰竭等症状,甚至最终导致死亡的病症。

昨天在朋友圈里流传着这样一条求救信息,大意是:

在离香港100终点约3-4公里的一座废弃政府房屋里,有30多名不同国籍的选手从昨天早晨就困在那里一直在等待救援,其中一部分人已经失温。


那么,当我们遇上这种情况时,除了拨打救援电话之外,我们自己还能做些什么?
一、自我救助

1、远离导致热量流失的3要素:寒冷,潮湿(雨雪汗),风吹。首先把湿衣服脱掉换上干的衣服,把能穿的都穿上(垃圾袋也是很好的保暖方法),然后想办法把湿衣服弄干。

2、如果背包里没有干的衣服,那就先把湿衣服脱下来,贴身穿上一次性雨衣或披上保温毯,再从湿衣服里捡出相对比较干的衣服披在外面。失温后,重点要做的是隔冷保暖

3、魔术头巾也是好东西,不仅可以做围巾防寒保暖,在没带替换衣物、保温毯、雨衣时,可以把它塞在身体和内层衣服之间吸汗,也能做绷带用来紧急包扎。

4、在等待救援的时候,不要直接躺在地面上,那样会更冷。随便什么尽量拿来铺在身体下面隔热,比如:背包、垫子、毯子、报纸等。报纸不仅可以防寒,还能吸湿,也可以把报纸放入鞋子里。从头部皮肤损失的热量占了全身的1/3,所以要注意头部的保暖

5、在隔冷保暖的同时,还要维持身体制造能量的状态:补充水分和食物。注意寒冷的时候容易脱水,再加上疲劳,血管末梢的血流不畅容易导致冻伤。当然食物并不能立刻转化为能量,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对抗失温症,其实从比赛前一天的饮食就已经开始了。


▲受困选手在等待救援

二、救助他人

在户外没有医疗器械辅助的情况下,针对失温的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体外加温

1、对于轻度和中度失温症患者,可以把发热贴贴在患者的腋窝、大腿根部、颈部、腹部,慢慢取暖。

2、注意不要急速取暖升温,也不要一次摄入大量的热饮。末梢组织的循环重新启动过快,会增加冰冷的血液流入体内深部从而导致死亡的可能性。

3、可以把热水装进矿泉水瓶当热水袋用,以替代发热贴。

4、靠饮酒发热并不是明智之选。饮酒后身体变热只是暂时性的,因为酒精导致皮肤血管扩张,会流失更多的热量,从而加速失温症的恶化。

三、失温救助的误区

很多人认为,在失温的时候应多运动让身体热起来,这样就能缓解症状。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是任何一种失温情况都可以用运动这种取暖方法。

在没到失温症状,只是稍微感觉到冷有点颤抖的情况下,可以像平日一样活动,通过运动来取暖。但是,对于有明显的失温症状,颤抖到停不下来的人,绝对不可以借助运动取暖,应该立刻远离严寒,转移到合适的地方,以防止恶化。

四、失温预防

即使我们拥有最好的户外自救能力,都不如预防来得重要。

1、无论参加什么比赛,都要针对比赛的天气、有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在赛前做好最充分的准备,无论是体能储备还是备用装备。

2、不仅要按组委会的规定,比赛中全程携带所有强制装备。同时还要根据自身能力和经验,额外准备一些适用于自己的物品。如:既可以保暖又能防雨防风的一次性雨衣、备用的高热量食物等。

3、要养成平时进山训练时,无论怎样的季节和天气,都要随身携带基础的急救物品。如:保温毯、头灯、弹力绷带等。

五、选手在香港100失温的主要原因

虽然下雨、大量出汗等情况都可能令人出现失温症状,但今年香港100比赛中,造成那么多选手失温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准备足够的保暖装备

正如很多选手在赛后总结的那样,即使赛前组委会反复强调比赛会遇上恶劣天气,但绝大部分人还是对比赛中,天气在短时间内从温暖突变为风雪交加这种情况无任何防范意识。

在欧洲,有一句话流传很广:装备是越野跑的避难所

在这里,我们就不深入探讨在寒冷环境下越野跑装备这个问题。但请大家一定要记得:

不能忽视任何一场赛事,无论它的距离是多少公里。一定要在赛前,根据组委会预报的天气及个人的能力和情况,事先做好充足的准备,这才是我们在户外最好的自救方式

图片部分来自网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2#
发表于 2016-1-30 17:14:46 | 只看该作者
向高手学习了
3#
发表于 2016-2-1 06:24:2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学习贴。
4#
发表于 2016-2-1 16:09:50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帖子!学习了。谢谢大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跑者大本营 ( 冀ICP备2022018670号-1 )  

GMT+8, 2025-5-4 18:04

0311-66698866

Pao Zhe Da Ben Ying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