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阿康 于 2013-5-7 19:14 编辑
赛中 定的闹钟凌晨3点,无奈住了一个大车店,一晚上猪也叫狗也闹,间或还有咯咯哒的鸡叫声,2点半实在耗不住了,起床洗漱定排整理装备,※在以往比赛中容易摩擦部位粘贴了胶布!喝了杯燕麦片,2个鸡蛋、2角烙饼后跟简爱奔赴起点。早餐※尽量按照以往的早餐习惯进行,以免节外生枝,需要注意的是包括赛前一天,不要食用粗纤维类食物,他会助你排便! 短暂的存包、检录、赛前鼓噪,4点33发令枪响,一帮疯子嚎叫着冲向黎明前的黑暗。这时候更应该注意的是心态,大多数人经过这么一闹腾,兴奋指数飙升,起跑速度很快。训练程度高的选手自然不惧,甚至他们已经提前热身完毕。而我这样的菜鸟级跑手一直静静的保存体力,毕竟是百公里,慢跑足以热身,如果不知道如何分配全程体力,那便让自己的兴奋点来的慢一点吧。曾听说一位北京跑友参加港百,由于提前过于兴奋,几百米崴脚退赛。这样的结局多遗憾?!※发令枪响要淡定,不被别人影响自己的节奏
我计时的第一段是起点出发围绕斋堂水库再返回斋堂大街17.5公里,用时1小时35分,以公路攀升、土路下降为主。这一段随着太阳在山里慢慢升起,空气清新山风凉爽,尤其最后环绕水库半山腰的一段观光土路,碧绿的湖水映着朝阳令人有御风而行的感觉!这段是海拔图中的第一个高点。 第二段计时到柏黄口,39.5公里处总用时4小时28分。这段通过海拔图中的第2、3个高点。总的来说截止到此,身心基本正常。第2个高点上升时为攀升公路,第3高点为攀升公路+山路,※山路上覆盖的树叶下或许危机重重,在下山的路上树叶覆盖的地面居然有冰,眼看着前面的跑友因此摔倒。由于连续的下坡和下山奔跑,脚趾不停冲击越野鞋的前部出现疼痛(越野鞋的前部本身就有防磕功能,非常坚硬)。借着补给的功夫,我躺在39.5公里处的公路上,脱掉鞋袜双脚高举,让血液回流,期待变大的脚能缩小一点。脚掌为预防打泡,我粘贴了提前裁剪好的效能贴,并换了包里一直带的一双袜子。,※打泡的原因不外乎摩擦、高温、潮湿,所以多带几双袜子很有用。这个位置补充VB2粒,电解质2丸,面包2片夹榨菜。拿了一瓶维他命水。开始启程奔向第一关门点。
到达第一关门点时为上午9点45,提前2小时15分。从39.5公里到43公里我用了48分钟。这段攀升路段我一路步行,一跑就开始喘,感觉心率上升。为能全程保持体力,赛前我既定了一个作战方针,就是控制心率,虽然没有戴心率表,但我用气喘的强度来感觉。喘息过重便用走路来慢慢恢复状态。赛后回想,大概这时我也到了第一极点。控制心率的目的一是保护心脏,再一就是尽量控制在有氧状态,以减缓乳酸在身体中的堆积,助你顺利完赛,相当于汽车发动机的功率曲线,让其在最合理最经济的转速区域持续运转。转速过高,不仅油耗增加,发动机寿命也会减少,转速过低又不能发挥发动机的正常功能。所以※越野赛就是一场控制心率的比赛。太阳慢慢升起,天气变热,在第一换装点我戴上了遮阳帽和墨镜,可以减少白花花的太阳和环境引起的视觉疲劳,※构造一个属于自己的阴凉小环境,把起点准备的各种不需要物品统统放进寄存包。百步,无轻担!
43公里跑完,距离85公里关门点还剩42公里,而时间还有7个多小时供我挥霍,这有什么可担心的?!然而越野赛的乐趣之一就是各种意外、各种不可知会不期而至:从第一关门点到85公里处逃离鬼门关,42公里的路程我用了6小时46分。幸亏家底丰厚,提前储备了富裕的时间,仅仅比17:00的关门时间提前了30分钟左右。如此的挥霍真让我内疚、无语。
黄草梁去年门百时爬过,是本次比赛的第4高点,对于此次赛事中最高的一座山峰我没有敬畏。海拔上升660米用时1小时02分攀登到顶,并且奖励自己休息5分钟,顺便进行拉伸。想象此后到73.5公里处几乎都是连绵的下坡时,意气风发豪情万丈,然而状况慢慢出现了。
顺山路,沿山脊跑过明长城后,开始有几个翻越的小起伏山峰,顺防火道(我起的名字,与五台山山石防火道相仿)到达向阳水,此后就进入连绵不断的大裂谷下坡,稀稀拉拉的山石块要时刻注意防止崴脚,下坡更是让脚趾头不得休息,一步一冲的顶着越野鞋,10个脚趾火辣辣的疼,指甲盖更是像扎了竹签。58公里处有一个补给水站,询问志愿者得知下一补给在73.5,公里处。我再次脱鞋举脚检查,并未发生想象中的血淋淋场景。带着到85公里处换装的强烈渴望,我开始走跑结合,走着脚不太疼了,就跑几步,疼了,继续走。这一段我给自己定了临时规矩,每完成1公里,奖励嘬水嘴一次。绝佳的口感让我想起了儿时的景象,嘬咬和吮吸竟然还是那么感觉安全和令人生慰!※口感绝佳的硅胶水嘴绝对是安抚焦躁和痛苦的良药。
虽然决定不骂组办方,但十个痛苦的脚趾、腿部的乳酸以及空荡荡的胃口让我还是问候了他们几句。赛后听赤脚马拉哥说,本次赛事门头沟区并不想操办,无奈被北京体育局强制安排,回想起开赛前到场的最大领导只是斋堂镇镇长和书记,或许真的确有其事,带着这种不情愿能办好么?!我一言难尽,忍不住伤心。。。。。。。。风光无限绝美的大裂谷此时更像一个差点吞噬我的血盆巨口。此处还是省略3万字吧。这段路只补充了电解质,由于没有食物可分解,VB推后服用,顺便一提是70公里后遇到了席地的FLY,不知是退赛还是休息。问候了一声继续赶路!
一步一挪到了73.5公里补给处,要了2片面包,半根香蕉,一瓶维他命,一屁股坐在一个撕开的包装箱子上,脱鞋举脚!又是脱鞋举脚,这是我最喜欢的一个放松动作了。这里休息了有15分钟,蹭了志愿者一大块西瓜后再次踏上7公里的公路上坡。 这段上坡路自然是走,然而脚疼,非常疼,钻心疼,既然如此,那便赤脚吧,反正咱有过8公里的赤足跑经验。但由于疲惫,双腿脚踝无力,不能很好的控制落脚动作,又要赶时间快走,勉强步行了2、3公里后收获血泡一枚后,无奈穿鞋上路。好处是这几公里的赤足让脚舒服了很多。
到达80.5公里处后,仅仅需翻过海拔950米山路4.5公里的第5高点——平安山,就能进入解放区,然而爬过这山后,我感慨这将是一座"烈士山"!下山的陡坡我超了6个人,有的真的是两腿打颤不敢下腿。果不其然第二天早晨遇到几位跑友对此山唏嘘不已,说差点把老命丢到这里,更有两位举着血淋淋的手掌向我们痛述苦难史。什么样的深仇大恨才能让组办方搞一个6、70度的下坡道,陡直程度大于简爱冬天探路滑倒的那一段,并且是连续陡直下降,路也明显是临时砍出来的,泥土酥松带着一些灌木根,没有可以用手抓的任何树木。对此段艰难程度认识不足,没有足够富裕时间的,绝对要栽倒在这座烈士山上。马鞋在这里更是一个悲剧!
看到了85公里处的关门点,看到了欢呼的志愿者们,有点鼻子酸,历尽千辛我解放了!更关键的是我能换上我苦盼已久的马鞋。
※越野赛必须穿着越野鞋,而且必须大1号甚至2号。
※每个补给点要询问志愿者下一站的距离,合理安排补给量;
※乳酸堆积过多时,可用拉伸的方法减缓痛苦。
※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极度疲劳虚弱 、肌肉抽筋痉挛、烦躁不安、恶心、眩晕 、呕吐、口干或许就是身体电解质缺失造成紊乱的症状,不要强行坚持,及时补充和调整状态。
※走路调整是为了跑的更远,这点时间该留的。
※出现状况时,还是不要盲目坚持,不是每次比赛都是状态最佳的时候。
剩下15公里,用已经呆滞的脑子想了想,就是爬也能回去了。
更换了我渴望已久的马鞋和新袜子,吃了 “全山地全越野”志愿者们的半根黄瓜和3个小西红柿继续上路。除了脚趾甲不经意碰到鞋面有少许疼痛,一切都好起来了。
没想到组办方还是为大家准备了一个饭后甜点——第6高点的王家山,海拔高度930米,登顶路程3公里,路上追赶上的跑友都没了赶路的热情,相互调侃着吐槽着,享受没有压力的观景和散步。
最后12公里开始公路下山时,遇到了“跑友会”的一个补给点,要了一罐红牛+盐,本想着一路走回去。半小时后体力不知不觉中恢复,慢慢的跑了起来,到终点时18:46,总用时14小时13分。看到终点等候我的简爱和朦朦姐,所有的累和苦都化成了微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