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元旦马拉松有感 2018年元旦马拉松赛的成绩为329,这个成绩离我的目标300还有半小时差距。 我从第一个马拉松(2008年北马)开始,至今跑步已经有十年了。在我的第五次北马(2012年)跑到3小时17分后,就基本再也没有进行过马拉松训练,如同我在2010年完成威海双倍铁人三项赛后,就再也没有碰过公路赛车一样,我把精力集中在超长距离越野跑上。 2015年开始加入核心力量训练,达到自己耐力越野的顶峰:不是很费劲的完成异常危险、难度超大的石超168公里挑战赛,完成3天从石家庄跑到邯郸学步桥321公里盘山路的极限挑战,并且在每次挑战成功后次日又可以做到身体和精力满血复活。 2016年超长距离耐力跑水平急剧下滑,尝试多种训练方法,期望回到前一年的水平,但事与愿违,无法再达到曾有的高度。天津马拉松跑了345就浑身抽筋。从多次失败中我知道自己的弱点在哪里:就是心肺功能较差,作为一名长期的耐力跑选手,晨脉60次,确实是很高了。 2017年再次改变训练方法,从超长耐力改到短距离。当一个只注重耐力的选手改到短距离时,自己技术粗糙、基本功不扎实、心肺功能差等弱点就非常突出的暴露了出来。7月份参加了比戈的教练员两天培训,按照他给设定的训练计划也只进行了两周,但心肺功能提高是明显的。抱犊寨跑到21分30秒,是我历史最好成绩,说明短距离练习提高心肺功能,同时可以提高短距离登山成绩。次日的石马本来信心满满破三,结果后程崩溃。最后两公里用8分的配速“跑”下来的,成绩是很沮丧的348。 虽然一败再败,但我破三的心情很强烈,因为我坚信自己一定可以做到。300战队的队友们相互鼓励相互学习,让我没有懈怠,坚持练了下来,边教练认真负责的态度,细致入微的讲解分析,让我很感动。 2018年元旦马拉松虽然只跑了329,但却是近两年有成绩的马拉松赛上最好的(2016年天马345;2017年石马349),从这点上看,我是进步的。更主要的是我想解决的两大问题:技术和心肺功能,都在边教练的指导下,取得明显进步。事实上我已经有几年没有进行超过20公里的路跑训练了,耐力水平下降是肯定的,无论你原来具备什么能力,不练习,必然下降,这是真理。由于没有长时间路跑的训练,导致脚弓也因承受不来长时间的冲击而疼痛,这是我在十年前刚跑马拉松时经常遇到的情况,这种感觉记忆犹新。 通过这次马拉松,查找自己的不足,印证自己的想法:马拉松需要跑量+力量+技术+心肺的有机结合,馒头得一口一口吃,解决一个问题再解决另一个,我相信整合好这四点,破三是早晚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