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跑者大本营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15|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绝不做老炮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10-13 08:57: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踏浪而来 于 2017-10-15 10:24 编辑

   多年来的不断挑战极限多次成功,去年开始成绩不断下滑,脸部明显皱纹增多,很受打击。很多人劝我不要再参加比赛进行挑战了,组织大家比赛活动就可以了。是啊!我什么也不做,也是石家庄跑步届的老炮儿!但我不能那样,那样我担心自己真会像《老炮儿》的主人公一样颓废消极,真正再回到自己曾经熟悉的圈子时,却早已经物是人非,只会拿着几十年前的大刀片子去砍人。落后就必然被淘汰!老炮儿有啥用?!
       昨晚不太费力跑十公里竟然37分37秒,而多年跑步最好成绩也就是勉强进40分,怎么会在配速训练两个月后有如此大的进步?!其实进步很慢!我跑步九年,十公里成绩一直都是40分左右,这是瓶颈,这是我的天花板。想自己所有惊人的超长距离挑战的完成都在2016年以前,包括七天七马、获得全省负重越野赛冠军、四天跑到北京300公里,三天跑到邯郸321公里,而那些年我的训练都只是跑步,经常自己动辄跑一百公里,月跑量有时达一千公里,都是慢跑,除了跑邯郸前我做了一段时间力量训练外,七年来没有进行过任何功能性训练、速度训练等,其实也就是没有进行过所谓的科学训练,都是自己跑着玩。当时对科学训练是怀疑的,因为据自己所知没有一个专业选手完成过我所挑战的距离。专业选手无不对我能够完成如此挑战也树大拇指,他们的训练真的科学吗?应该是不适合超长距离吧?感觉自己就是一个天生的超人,只要喊一声:上帝赐予我力量吧!我就可以无往而不胜。
      2016年感到自己超长距离跑的水平在下降,参加马拉松赛都会抽筋,百公里赛时更是浑身的毛病。一年多的低谷期,我不断的反问自己:完成了双倍铁人三项,完成了100公里,完成了168公里,完成300公里,去爬了雪山,下面接着去挑战什么更长距离?有没有穷尽?一味的突破自己的极限终有一天会到达极点——死亡。上山总有到顶的时候,每个人的山顶不是一样的,有的很高,有的不太高,不要看着别人爬的很高,就认为自己也应该爬那么高。如果到了顶总得下山,如果下山去爬其他山,那么就会有另一番天地;如果一直往上走就是没路可走或是断崖、是万丈深渊。我只是一个普通人,并非是神仙附体,做到了别人没有做过的事,并不等于自己就是天生异禀,而是精神大于能力,我依然还是个普通人。于是,我开始调整训练方法——找寻另一条挑战自己之路,经常进行核心力量训练,并在石家庄创办了人鱼跑者争霸赛,将跑步加上力量加上灵活性的综合素质作为比赛项目,来鼓励提倡跑者的综合素质的训练。发现一个道理:能够取得这种比赛冠军的,都是庄里顶尖的业余跑者。他们不论是五公里还是马拉松,还是健美体形都是佼佼者,并且还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他们很少受伤。这就说明这种理念没有错:高水平的跑者必然综合素质高,而并非只靠增加跑量就可以达到的。而增加力量和灵活度的训练,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训练成果。我虽然很刻苦的进行综合训练,但两年来除了身体越来越健美和强壮外,并没有在跑步成绩上有实质性的突破,难道这种方法对我是例外?
        两个月前进行了配速训练两周,我虽然跑过自己也记不清多少次百公里,但从没有配速五分训练过哪怕是两公里,所以五分配速的训练一小时,我都是勉强能够完成。我想知道专业训练和业余跑步的区别是什么?所以虽然身体极不适应,也坚持完成两周配速训练,其中四次的变速、间歇训练,时间基本都没有超过一小时,但对于我来说很是恐惧和痛苦。期间我忍住自己习惯慢跑长距离的冲动,坚持按照训练计划实行,每天超不过1小时12公里,只有一次跑了1小时40分,改变了往常舍不得休息的习惯,而是每周按计划休息至少一天。两周后由于要送孩子去上大学,于是终止训练,但我已经感到自己的心肺打开了,抱犊寨上山用了21分35秒,这是我从爬山以来,从没有跑到的成绩,突破了跑山瓶颈。上个月参加五岳寨五十公里越野赛用时5小时49分,也是打破了四年跑这个比赛的最好成绩。这也说明不进行超长距离训练,只要训练得法,在超长距离比赛中年却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今天跑到十公里37分37秒,更说明了自己的进步很大。
       反思自己,数年来百公里赛时身体没事,腿都不会疼,但每次在六十公里时心脏就开始抗议,不得不停下来休息,艰难完成剩下比赛。我的晨脉六十多,属于正常人范围,却在跑者圈里无疑是很高的。两年多的人鱼跑者训练强化了我的肌腱、肌肉、骨骼、关节活动度、核心力量等,这些指标都远远超过了自己的速度所应具备的承受力,唯一欠缺的就是心肺功能太弱,速度还是没有上去。今年经过虽然只有两周的配速训练,就把我多年的心瓶颈打开了,并且提高到一定速度后不会受伤,因为我各项指标足够这种速度的支撑。通过我这段实践经验证明,越是高水平跑者越应注重综合素质训练,刘翔等顶级运动员受伤的原因就是身体素质跟不上他的训练比赛强度要求。综合素质训练可以达到很少时间做成自己梦寐以求的成绩,并不是跑得越多越好,训练越多越好,而应体会自己欠缺并进行循序渐进的弥补,才能成为无伤跑的王者。
      我看自己的身体,就像看孩子学会说话,学会走路一样的兴奋。点滴进步都会让我欢欣雀跃,不断超越自己,哪怕是一个很小的进步。绝不做老炮儿!

                                                          2017年10月11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2#
发表于 2017-10-13 15:30:26 | 只看该作者
厉害,超赞!
3#
发表于 2017-10-13 17:34:08 | 只看该作者
终于找到科学训练方法了,赞。
4#
发表于 2017-10-15 12:41:53 | 只看该作者
向主席的这种科学训练方法学习
5#
发表于 2017-10-16 17:35:21 | 只看该作者
主席是我们的榜样和楷模。但是我学不来,仰视一下!
6#
发表于 2017-10-17 20:42:17 | 只看该作者
刚刚跑了两年,希望我能一直跑下去,向主席学习,坚持科学训练,稳步超越自我。
7#
发表于 2017-10-26 11:43:24 | 只看该作者
科学训练,在锻炼身体的前提下不断提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跑者大本营 ( 冀ICP备2022018670号-1 )  

GMT+8, 2025-5-10 02:39

0311-66698866

Pao Zhe Da Ben Ying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