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开首马记 笑看风云谈
阳春三月,花红柳绿,草长莺飞。
中原腹地,大象无形,三月的郑州,一如平常光景,老百姓安居乐业,秩序井然。
望日刚过,一夜春风,唤醒这五朝帝都,全市各大车站,机场,异常忙碌,涌进一批批年龄不等之男女,有高矮,有胖瘦,但以精干者居多,黄发垂髫,肤色各异,无不背负行囊,虽然风尘仆仆,却个个目露精光,英气逼人,一簇簇,一团团,纷纷入驻酒楼饭店,郑州人明白,一年一度的中原武林大会到了。
中原武林大会(郑开国际马拉松)虽然只创办于2007年,时间不长,却以中华文明的摇篮,东方文明的发祥地而迅速崛起于神州。
大会在即,各国皆派出最强之选手,来到中国,其中以非洲土著呼声最高,泱泱中华儿女,自然不甘落后,各大门派,各地武林高手,纷纷组团,意欲问鼎,不让金牌旁落,一时间,古城上空硝烟弥漫,空气骤然绷紧,一场暴风雨就要来临。
夜幕起,郑州,褪去白日喧嚣,虽静,却无眠。
晨,紫荆公园集合地,各路高手,跃跃欲试,整装待发。
郑开大道白沙服务区,大赛起点,上万选手摩拳擦掌,弯腰踢腿,做开赛前的各项准备动作,地方大员响应朝廷圣喻,仪式从简,时间不长,欢声雷动,不知是为领导喝彩还是为仪式终于结束。
枪响,人潮如黄河之水,一路东去,向大海奔流。
人潮中有我,虽已40开外,却属跑马新人。
自报名参赛,已逾百日,这入跑帮后的第一场比武。
马蜂堂,高邮跑吧帮第一大堂口,常年代表本帮征战,堂口皆为帮内精英。
我忝列其末,堂口未跑全马两个,一赵哥,天命之年负伤,另一个就是我,再不奋蹄,堂主扬鞭,下必杀令,遂有郑开一役。堂主亲率精英督战。七人出征。
出征前夜,辗转反侧,大赛来临前的准备,往日奔跑训练的情形,一幕幕,在脑海中浮现,从数九寒冬跑到早春二月,从万木萧疏跑到枝头吐翠,从秋衣到一身短打,耿庙的神灯指引着我前进,古寺的梵音洗涤着我的心灵,矫健的武警战士伴着我,御码头依稀可见乾隆当年的身影,热闹的体育场,悠悠的古运边,洒下了马蜂队员辛勤的汗水,古老的秦邮大地,印满了马蜂队员的足迹,留下了一路欢歌,一路笑语,收获了健康,收获了深情厚谊,四大美女的曼妙身姿,朱哥火红的领带,海鲜的凌波微步,二爷的大步流星,当当的大肚能容,赵哥的坚忍不拔,书记的宽厚仁慈。。。。都已为马蜂队烙下深深的印记。
夜已深,月亦残,半梦半醒之间,天已亮。
中原大道,名不虚传,宽阔平坦,笔直向前,灯杆直刺苍穹,路边无树,更无花草,无遮无挡,,一如河南人性格,率直坦荡。
各国武林高手将以郑州为起点,一路杀向汴京,争夺中原武林盟主之位。
非洲土著,似黑色闪电,华夏儿女,如万马奔腾,专业选手,人人奋勇,个个争先,我等泛泛之辈,虽无逐鹿之意,倒也心态平和,胜似闲庭信步。
一个时辰刚过,汴京城内,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武林盟主已登大宝,问鼎中原。
我等犹在半途,步履不再轻盈,双腿已显沉重,汗流浃背,呼吸急促。
午时,艳阳当空,全身上下,无一阴影,汗出,即成盐霜,双腿,已感沉重,大道,漫长单调,不闻观众呼声,只听己心频频,幸微风掠过,送来一丝清凉,堂主补给显效,重振雄威,抖擞精神,奋发向前。
开封,近在眼前,却又远在天边,多少个日日夜夜,为你朝思暮想,历尽千辛万苦,为伊憔悴,今天,就在此刻,泪眼婆娑中,终睹芳颜,斑驳的古城墙,呜咽的汴河水,诉说着我对你的思恋,芳华绝代的美人,是否依旧回眸于上河园。
旌旗猎猎,画角声声,赛道上星星点点,终点处,观众山呼海啸,志愿者搀扶送水,一句句关切的问候,如甘露,似清泉,流入心田。征途终于结束,已无胜负之分,心欣然。
有对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手在你的心里,当你战胜它的时候,世间,你已无对手。
列车呼啸南下,雷霆万钧,狭小的车厢里,我,安然入睡,梦见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