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10月24日北京马拉松如期开赛,今年的这届马拉松比以往的马拉松比赛有所区别,是北京自1981年首届马拉松第30个马拉松。汇聚各国的马拉松高手,以及全国各地的长跑爱好者齐聚北京参加这次比赛。参赛人数达3万人,其中跑全程的就达8800余人。我也有幸参赛了这次比赛。身披15334号牌,全程马拉松成绩4小时55分6秒。自郑州、太原后第三个马拉松。今年的马拉松最特殊的就是在风雨天中进行。给长跑者增加的难度。让我从头说起吧!
10月23日,我与本地跑友想买车、深呼吸(女),由深呼吸老公与朋友架驶的丰田跃野。由宁晋早9时10分,上青银高速,四个时顺利抵达首都北京西三环,由于开车的两位均是第一次开车来京,对路线特陌生。车内安装的导行使用不熟练,造成时间上的耽误,等找到“石家庄跑吧”指定的入住地“源昌宾馆”已是下午四点多了。我与想买车同住一室,虽然条件差些,但还说的过去,住处离天安门广场步行也要十几分钟。40元的价位也可以接受了。我们马不停蹄领完比赛用品。我与想买车就急匆匆的去见早以先期到达的跑友,上海卞敬海大哥,到了他的住处,认真的听取这位“老马”传授长跑的经验。仔细的一一记入脑中。我俩简单的在天安门广场走了走、看了看,这当做是大赛前的热身吧,必尽这是祖国的心脏,即然来就要看看。等吃过晚饭返回宾馆以晚七点了,我们把老师说的。把比赛前的准备工作做了。九点半早早上床休息,等待明天比赛的到来……
24号我们起的比平时要早许多五点钟就醒了,也许是兴奋和激动,这次与以往的长跑不同,我们是在祖国的首都北京,在天安门前长安街上跑马拉松,而且跑的每个路段都有北京的箸名建筑和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最后的终点是在奥林匹克中心体育场。想到这些心里很是激动。起床后往窗外望去,坏了,天下雨了,路灯照着地下是湿乎乎的一片片的积水。估计今天白天的天气好不到哪儿去。我们把昨晚上的准备工作又精心的检查了一遍,电话叫醒深呼吸,六点四十五分步行准时到达天安门广场,毛主席纪念堂东广场(比赛集结点),此时,天空中黑沉沉的,就象要来一场大风雨。广场以是人山人海了,我们找到了自己的长跑方队,认真的做着跑前热身,到处是前来参赛的长跑爱好者;男的、女的、老的、小的、外国人。虽然天气不好,档不住人们比赛的热情…….
8时正,国务委员刘延东发枪比赛开始,人们如大潮般冲出去,景象非常壮观。虽然是上午8点,长安街的路灯通明,就象是不夜城。跑友们都感到与以往马拉松不一样,有些不适应“似乎给这次30年的北马无形中增加一点神秘感”。也许是上天的安排,给北京30年的马拉松,怎么不经历一次“风雨”考验呢?跑出没有1公里,天空就零星的掉开雨点了,当时的气温也就在8-10度之间,感觉还不太冷。我们仨人并行着跑,由我压住开跑的步伐和时间。约每小时9公里速度,就这样一直坚持了13公里。雨大了、风起了、温度降了。看来北马的跑者要与风雨交劲了,在我们面前不但要克服42.195公里、而且还要战胜这场风雨给予我们的“恩赐”。
跑过北五环回跑33公里处,地确30公里是长跑者运动的极限,赛会把运动员极限安排在这儿,我想是对每个跑着的最大回报。跑不动了走走,看看我们曾经举办过举世瞩目的29届奥运会,运动员休息的地方有多美。劳动人民用勤劳智慧的双手,建设美好的家园。让全世界友人来欣赏这美丽的作品,今天我也看到了。我依然继续的跑着,因为我还不感觉累还能跑,从腰包取出相机,怎么也不能放过美好的景色。拍了几张,丝毫不敢待慢,因为剩下的时间不多了,当快出奥森公园36公里处一看表我已跑了4小时10分39秒。离结束时间还有1小时20分钟的时间,跑下来是不成问题的,但要完成430估计也不现实,20分完成6公里,我想不可能。只能求安全保平安,顺利完成比赛就行。带着这种想法跑出了奥森公园南行,就是箸名的比赛场馆:鸟巢、水立方。41公里处东拐弯就进了奥体中心。这一公里多比平时任何时候都要跑的快,感觉跑的哪么轻松自如,超越了许多的选手。进了中心体育场,完成了195米,4小时55分6秒,经历了雨中马拉松我成功了。
奥林中心门口领了纪念包,解下芯片打印了成绩单,成绩出来了,手里拿着大会发给的纪念碑和成绩证书,心里的高兴劲就别提了。此时想想,卞大哥说过的一句话,当你取得胜利,顺利跑完马拉松的时候,他(她)在丛中笑,就是这种感觉。此时我坐在返城的T5679次列车上,把自己2天来的心情写下来。让朋友和亲人与我分享胜利后的喜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