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禅鱼 于 2014-11-12 19:05 编辑
我相信,当我白发苍苍的垂暮之年,晒着午后温暖的太阳,坐在藤椅上打盹儿的时候,那无比美好的一幕会浮现眼前——独自一人,行走在山脊上,穿行在松林间,沉醉在蓝天白云下,沐浴在秋日的阳光里。时而有清脆的鸟鸣划破寂静的山谷,草丛中的蟋蟀轻声哼着小调,嗡嗡叫着采蜜的不仅是蜜蜂,还有惹人讨厌的苍蝇。脚下有行动迟缓的甲壳虫和忙碌穿梭的蚂蚁,天空有掠过树梢的小鸟和展翅翱翔的雄鹰。闭上眼睛,清凉的山风吹过面颊,心要飞了起来…… 人生中有多少个这样的瞬间?让你回想起来心里是满满的幸福。 去年的盛夏登过一次小五台,与朋友们背着帐篷睡袋锅碗瓢盆,扎营在东台赏金莲花。这次我们一行六人打算一天完成五台连穿。然而对于我这样的菜鸟来说,看看大山,吹吹风,就很知足了,至于爬山,心想能走多远就走多远吧。 在赤崖堡的小赵家,我见到向导小李的一刹那就忍不住笑了,无论如何也不能把眼前这个穿着迷彩服军胶鞋瘦小的农民,与传说中“参加过好几次TNF100公里越野赛、忙于收麦子以至于没空儿参加环勃朗峰”的壮汉联系在一起。每年金莲花盛开的时候,他们每天要上山采摘,故而练就了一双无敌飞毛腿。据说看似瘦弱的小李有11小时五台连穿的实力,一天下来之后,的确证明了此言不虚。 凌晨2点10分,我们兴致勃勃地走出小赵家,寂静的山村里时不时传出几声狗吠,猪圈里的猪也发出“哼哼”的梦呓,伴随着乡间奏鸣曲,我们穿过几条街来到村外山脚下。抬头看苍穹繁星满天,银河横贯整个夜空,消失在天与地交界处。开始上山,头灯微弱的光只能照亮脚下的路,四周漆黑一片,能看到的也只是后面几盏同行人的头灯。向导小李走在最前面,速度极快,我们常常喊他慢一点,黑咕隆咚的山林里走错路会是一件麻烦的事。 穿山林过溪流,行走在山涧小溪的两侧。山路时宽时窄,最窄处仅容一人过身,路旁的毛胆树有一人多高,枝叶不时打在身上蹭在脸上,哎,是我们扰了它们的好梦啦。 当阵线拉长,前后都看不到队友的时候,我就胡思乱想会不会有金钱豹,从身后或从身旁的树林里悄无声息地窜出来,在我的肩头搭上它的小爪?转念一想,都是自己吓自己,想起前阵子常提起老子《道德经》中的那句: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虫毒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博。(含德深厚的人就如同刚出生的婴儿,有毒的虫不蛰咬他,猛兽不伤害他,凶猛的鸟兽不搏击他。)想想自己含德虽没有那么深厚,但也是善良正直的人,于是心下坦然。每当金钱豹的念头一出现,我就赶紧把这几句话默念一遍,竟如同咒语般灵验。 不知不觉两个小时过去了,背包压得肩膀酸疼,越来越重,快速爬陡坡的时候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包里的水袋和两瓶水很重,山上的取水点极少,准备好足够的水自然是最重要的事,此时简爱也开始抱怨背包重。 我转念一想如果让小李帮忙背包,他可以走慢一点,我们可以快一点。在我很不好意思地把这个意思表达出来之后,两个背包以三百块成交归小李背,卸下负重的愉快感很快战胜了不落忍的愧疚。我开始幻想自己是片轻飘飘的落叶,不是在走,是贴着地面飞行。 这下苦了小李,他说简爱的包极重,丝毫不比50升的大包轻松。简爱偷偷告诉我,她的包里有一罐八宝粥,两个苹果,两个大桃,三个花卷,还有充电宝、雨衣杂七杂八的东西。我俩哈哈大笑,心想终于可以让向导减慢速度,没想到他还是很快地走在最前面,很是无语。
清晨5点,走出树林来到哑口,回头看东方的天际出现一抹隐约的鱼肚白。渐渐地,四周的山不再模糊,橙色的朝霞映照出远山的轮廓,层峦叠嶂的山峰似拢着一层轻纱,影影绰绰,汇成一片苍茫的山的海洋。快到山顶,风有些凉,几顶色彩斑斓的帐篷扎在一小块平坦的营地上。 我们一起冲着帐篷喊,起床啦,看日出啦~
北台就在前面不远处,路遥和简爱已经登顶在手台里给我们加油鼓劲儿,我们却以蜗牛般的速度边欣赏风景边照相,待转过一道山梁抬头一看,嚯,日照金山啊,原来太阳已经升起来了。日出就这么被错过了。 4个半小时,慢吞吞地爬上海拔2837.8米的北台。望远处,天空很蓝,浩瀚的天海气势磅礴,一览无余。大山无言,用它博大的胸怀,甘甜的泉水,护佑滋养着山上的一草一木,一虫一兽,还有我们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