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疯狼 于 2015-3-26 19:57 编辑
第一次完赛马拉松
曾经有过2015年元旦马拉松失败的经历,邯郸马拉松是我第二次参加比赛。
不知为什么,从2008年开始参与自行车运动至今却从没有参加过任何比赛。老郭等几位好友多次约我都被我以各种借口拒绝了,现在想起甭管何种理由都是借口。2015年已经参加过两次马拉松赛就是明证。
这是我第二次到邯郸,这次是去参加比赛,完全属于个人行为,也是我有生之年第一次到外地参赛,这是我的荣幸,还有更加荣幸的,第一次参赛有老郭携同夫人与我共同来到邯郸为我提供后勤保障。
在去邯郸的火车上一直在想现在的邯郸会发展成什么样子,脑子里想象的完全是三十一年前的邯郸,记得那次从邯郸火车站出来我第一眼看到的至今仍记忆犹新,这几十年我也到过一些城市,也只有在邯郸能看到的景象,有很多人,如果说有上百号人一点也不夸张,他们有男有女,有年轻的,也有年老的,或站或坐每人身前一个脸盆,一条毛巾,还有暖瓶,嘴里喊着“洗脸,洗脸了”
出了火车站我们三人上了公交车,在公交车上老郭给我介绍邯郸。毕竟他在邯郸呆了八年,对邯郸城的发展历史何止是比我了解的多,基本上和当地的邯郸人一样对邯郸的一街一景都了如指掌。在石家庄上了火车开始老郭就不停地给我讲邯郸,讲邯郸的历史,从名人到古迹,从历史文化到地方饮食,他讲了一路,我听了一路,如果说他讲的那么多我还能记住多少,我能够记得住的也许只有下面的内容,战国时期,国都,左权,抗日,梧桐树,对了,中华大街的梧桐树确实很美,即使是现在的梧桐树还没有长出树叶,这些梧桐树在邯郸长了这么许多年,经过邯郸人的管理,配上具有邯郸地方文化色彩的市容风貌在邯郸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风景。
老郭不止一次的说如果有时间的话在邯郸能呆上哪怕一天,也应该在邯郸转上一转,尽管留存下来的历史古迹已经很少了,只要细心一些,上千年的历史总会有一些痕迹保留下来。老郭说过的我大部分都忘记了(我的记忆实在太差了),我只能用去这里去哪里来替代了,他和我说了很多地方,也许是我对邯郸的了解就像是一张白纸,遗憾的是老郭在我这张白纸上写了什么,画了什么我一概没记住。其实他不知道我关心的问题是你老郭把邯郸说的跟一朵花似的,甭管邯郸有多么好,来去往返的车票都是你老郭买的,到了邯郸我只有参加比赛的时间,根本没有欣赏邯郸的时间,是何居心?
来邯郸前老郭提前把住的地方提前都安排好了,3月8日的上午8点就要开始比赛,他知道我对比赛没有经验,提前跟我讲应该注意哪些事项,从吃住行的各个方面都讲到了,对于我这样的参赛人员很多都是陌生的,还没有到邯郸就开始处于兴奋状态。对于我这样不可能取得更好名次的选手能够获得此等超级待遇,何止是受宠若惊,我所能做的只能是在比赛时使出全力让我的成绩更好一点吧。
跑步已经练了一年多了,对于这次比赛成绩还是有预定目标的。半程马拉松我有把握在230以内完成,争取跑到210,。老郭说我在215这个时间等你。我的比赛成绩定格在2小时07秒,因为这我用4分多一点的配速向终点冲刺的镜头他没有抓拍到,只好重新返回赛道再一次模拟冲刺。
比赛很快就结束了,2小时时间非常短暂,因为我还算是个新手,比赛的过程我也只能用兴奋来形容,开始起跑人员比较集中,赛道非常的狭窄,前面的选手也许已经跑出去有一公里了,可我还被包裹在密集的人群中间蜗牛一样的爬行,尽管是半程,毕竟马拉松属于长距离的比赛项目,对比赛的成绩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我希望自己能够跑出好的成绩,但是我跑马拉松的目的并非为了争夺名次。不为名次,也不为成绩又为了什么?看似简单的问题还真的不是一个很好回答的问题。
比赛前突如其来的现场采访一下子把我砸晕了。一男一女两位电视台的记者不知为什么选中了我,男的扛着摄像机,女的手拿话筒,先问我的年龄,随后提出上面的问题:“你为什么要参加比赛?”我知道这种场面不容我做过多的思考,更不允许使用更多的语言,幸好我也是参与过几年的户外运动,关于这个问题曾经写过很短的帖子,我也只好把其中的一两句复制过来、由于事情来得突然,回答的也不是很流利,简短的几句话应该表述清楚了我想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