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费晓菁 于 2016-12-19 17:16 编辑
那天去同学家吃饭,告诉她我周末要去广州跑马拉松,同学问,为什么要去那么远受那份罪?
这简直是一个著名的问题,大概所有跑者都被问到或者自问过,答案却不尽相同,无论怎么回答都是错——尤其是那几个“不忘初心”、“遇见最好的自己”等等陈词滥调。飞那么远,花钱费鞋不说,单是用汗水和无聊足斤足两地折磨自己42公里,这怎么都讲不通。你的答案既代表不了别人,甚至连自己也代表不了,不久的将来,你就会对现在的回答嗤之以鼻。最好的答案可能就是我的:“不知道”。
我带着这个让人惶惑的答案,飞了1800公里,从寒冷的北方,来到温暖的南国。
站在广州的马路上,24度的高温给了我一记迎头痛击,就像是我住的airbnb的房东说的,“热的时候大家一起热咯,冷的时候我们不冷。”这就是广州的冬天,温暖天气,没有雾霾,宜居城市。如果你不跑那个倒霉的马拉松的话。
马拉松是这样一种运动——它通过漫长的奔袭,把你的欲望打压到最低,最后那几公里,你所有的人生追求浓缩成一件事,那就是,能坐下来痛痛快快喝瓶水,尤其是在早晨吃的咸鸭蛋太咸的情况下。
可是逻辑学告诉我们,平时你在工作和生活中,是可以随时随地坐下来痛痛快快喝瓶水的呀!何必这么费事?遑论收获一身伤病?这样一想,马拉松简直反社会,还反人类。
但是它也有一点好处,我姑且称之为跑者红利。
其一,有意想不到的相识。
在airbnb的家庭里,和我一天入住的是一个澳门男孩,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地域生态,聊聊天,是很有意思的文化碰撞。阿升告诉我,其实澳门比香港要好很多,人少,产值高,生活更加悠闲,对待内地人,也比港人多一些宽容。这和小房东Choyce给我介绍的广州一样,为什么要从福建来广州定居?因为喜欢它的包容,喜欢它的传统与现代并存。
和阿升一起吃了早饭同行至广马起点,合影然后作别,一个半程,一个全程,这是马拉松和airbnb联结的小小邂逅,也是我对下一站澳门的期许。
(站在Choyce家32层楼的阳台远望) 其二,有让人垂涎的美食。
广式早茶最为知名,点都德是一家历史悠久的茶楼,叉烧包,红米肠,虾饺,日式青芥三文鱼,都评价全优,比赛前夜,我要了牛蒡茶,薏米麻山药粥和流沙包,煎饺,香软甜糯,口感甚好。素食者在广州可能不被馋死就被饿死,挣扎中求生,还吃了很有名的顺德菜系毋米粥,大快朵颐不太可能,但是很喜欢看别人吃。 其三,有难得一见的风景。
12月11日清晨七点半,比赛大幕开启,一贯的喧闹,三万人的嘉年华。 跑至猎德大桥,宽阔起伏桥面,钥匙扣形状的巨大标识,斜前方是小蛮腰傲然屹立,脚下珠江滚滚流过。猎德大桥只允许车辆通过,除了跑者,大概很少有人有份融入这样壮观的景色,这一刻有一点“人无我有”的小小骄傲,想起倚天屠龙记里面小昭站在船头感叹的“滔滔逝水,急急流年”
广马补给充分,观众热情,即使你跑最后一名,也有足够的香蕉、饮料、点心,即使被关门,也会有观众为你呐喊助威,更为感动的是,全程医疗站密集,药品完备,医师免费按摩放松,要是没有过高目标,完全是一场悠游赛事。
广马一路沿珠江行进,最常见到的是老城区滨江道路一侧粼粼江水,一侧榕树遮天蔽日,建筑典雅有致,路两旁热情观众加油声声不绝,行至最疲累的路段,看到街旁店铺员工热情提供专属补给——切好的杨桃。 鲁迅在《社戏》里面说起童年往事,和小伙伴一起偷罗汉豆煮了吃,他最后说,我再也没有吃过那么好吃的豆,看过那么好看的社戏了。
跑完之后,我拖着疲惫身体回到入住的猎德花园,在小区菜场一口气买了四只杨桃,和鲁迅一样,我再也不会吃到在广马赛道上吃过的那么好吃的杨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