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9公里-49公里 天涯共此时 比赛之前,在对UTMB赛道研究时,对于这十公里的赛道印象最深刻。因为之前推着自行车为我全程探路的白爷曾对我多次叮嘱过“这段路是整个168公里中路况最差的。如果比赛当天下雨,就会非常滑”。所以在跑这段时,特别是在跑这段路的下坡时,我千万分的小心加谨慎。小桥,就是在这段路接近尾声的下降路段意外摔倒的。 这段10公里的赛道,累计爬升787米,累计下降936米。一路上,乱石嶙峋,无论上坡路还是下坡路。不过,我在这段赛道的上坡路段,感受到了久违的跑夜路的美妙。上一次体会这种美妙时,还是5月份的沂山100。而这一次,却在遥远的阿尔卑斯山区。 那一晚,山里很美。斗大的月亮轻轻的挂在蜿蜒的山路上。抬起头,看到的是一直延续到远方的远方的远方的头灯。选手一个个鱼贯着向山上爬行,没人说话,也没人停止脚步,只有呼吸声和手杖接触岩石时“咔、咔、咔、咔”的清脆声。 那一晚,我每次抬头看到天边的月亮时,都会想起“天涯共此时”这句话。虽然法国和中国有6个小时的时差,可是我依然能够感受得到,这一夜,祖国方向有很多人守在电脑旁边焦急的期盼着我向前的每一步。 而在皓月千里的这边,我多么希望能亲自告诉你们,我所感受到的这个夜晚,它有多美。 在这个离家遥远的夜晚,我像是只双眼发着幽光的野兽,紧紧跟随着自己内心,从不担心黑夜里的路,有多远,就跑多远。 为什么每次跑夜路时,我总会感觉到另外一个,各种状态都是最佳感觉的自己? 我终于明白了,他们为什么说我,像狼这种动物。 天涯共此时 7、49公里-64公里 曲马拉松躁不起来了 49公里处是一个休息站,不仅有热的食物,还有可供休息的地方(可供休息的补给站整个UTMB赛道上共有3处)。 无论什么比赛,我都不习惯于在比赛中休息过多的时间。我也曾试过在百公里比赛中延长补给站的休息时间,可每次长时间的休息都会使我的身体在重新开始上路时感觉到困难和酸痛。所以这个补给站虽然有可供休息的地方,可我依然在吃了几块奶酪和喝了几杯可乐后走出补给站继续比赛。 虽然这只是50公里,还不到UTMB全程的三分之一,可休息区里仍然坐满了疲惫不堪的选手。他们有的在闭目小睡,有的在拉伸肌肉,有的则是表情痛苦的趴在桌子上。看到这些起跑时与我一样鲜活的选手们此时的样子,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如果我能拥有魔法,我想立刻施法消除他们身体上的所有痛苦。 可令我想像不到的是,自己很快也如他们这般,身体开始充满痛苦。 出了49公里的补给站后,顺着盘山公路,要爬上一座2516米的UTMB赛段第二高峰。这一段15公里的赛段,累计爬升958米,下降632米。由公路和砂石路组成,路况很好。可是,这一段路对我来说,却是痛苦记忆的开始。 在刚跑到50公里,天气正常温度也没有突降的情况下,我突然感觉浑身发冷,身体竟开始发抖,同时开始打磕睡,而且是那种自我意识完全控制不了的困顿。我赶紧穿上冲锋衣、冲锋裤,戴上保暖帽和手套。虽然已经不像之前那么冷了,可我却明显感到自己的体能突然之间下降的厉害。 49公里之前所有的爬坡赛道,我一直是匀速,从来不用歇息。而50公里之后,哪怕只是走在有缓坡的盘山公路上,我都会感到辛苦,渴望休息。可是我知道,只要自己一停下,我立马会睡过去。于是我一边用力掐着大腿提神,一边跟自己说着自勉的话。但是,不管我做什么努力,都无法阻止自己体能的急速衰退,其衰退的速度更是令我每次想起来时都觉得不可思议。乃至今日,我还是没有把其中原因搞明白。 参加了近十场的100公里比赛,身体还是第一次出现这种自我感觉糟糕透顶的情况,疲惫感迅速上升,令我防不胜防。 好不容易,好不容易,我跑进了64公里补给站。 64公里处并没有可供选手们休息的地方,很多疲惫至极的选手们就坐在寒冷的外面,东倒西歪的。看到他们这样,再加上自己身体的糟糕感觉,我的内心更加难过。 远方传来了清脆的牛铃声和加油声,那是从77公里处库马约尔补给站方向出来的。估计是有选手刚跑进站。 望着漫漫长夜牛铃响起的方向,我开始羡慕那些已经到达77公里处的选手们。 潜意识里,我突然有种感觉: “曲马拉松,她躁不起来了!” 补给站里疲惫不堪的选手 8、64公里-77公里 恐惧 “77减64,13公里” “77减64,13公里” 我一遍遍的在心里默念着这句话。 “只是13公里,珊瑚你再坚持坚持,到了库马约尔就可以休息了” 在这段13公里的赛段上,我不停的跟自己说着这句话。可即使这些话再美丽,仍然无法挽留自己仅存的那点体能。我已经明显的感觉到,那些为之一年的为UTMB积攒的所有力量,正在快速的脱离我的身体。 这段路,只累计爬升468米,下降1243米。可是我,却用了将近4个小时才走完。 上坡每走几步,就需要停下来休息一段时间;下坡更是一步也跑不起来,只能晃悠悠的走着。 我感觉所有的疲倦和困顿,早已从脚心深透到了我的肉皮里、骨髓里。 我的肢体,我的骨骼,早已都变得软绵绵、轻飘飘,这难道才是真正“力竭”的感觉?我问我自己。想起第一次跑HK100时,也有过力竭的感觉,可远没有现在这般无助和难熬。 我走近赛道边的泉水旁,低头照了照。 水里影出的,是一张女人苍白疲惫的脸。 突然脚底一软,像一摊泥一样,我倒在通往库马约尔的草地上。 双腿无比酸痛。 最使人疲惫的往往不是道路的遥远,而是心中的恐惧。 是的,我开始对远方产生恐惧。 接下来,我不知道自己该如何面对UTMB剩下的91公里赛程! 9、77公里 库马约尔 这是UTMB全程唯一的一处换装点,选手可以在赛前存包,在这一处领取,更换所需物品。 到达这个补给点时,我一直咳嗽不止。只有在体力严重透支时,我的身体才会发生这种状况。上一次,还是10年前第一次登玉珠峰时有过。 我在这个补给点休息了1个多小时,并且还享受了一次专业腿部按摩。虽然那个时候我在心里早已对剩下的UTMB陡升寒意,但仍然抱着一丝幻想,希望通过多休息和按摩来使自己恢复状态。 备注:这一站,虽然是UTMB一个很大的补给点,可这里所提供的食物远没有其他有热食的补给站丰富。如果想去UTMB的小伙伴,可考虑在这一站寄存八宝粥、咸菜、咖啡等自己喜欢的食物。 10、77公里-95公里 退赛物语 这一段赛程18公里,累计爬升1201米,下降610米。 这段最难的,是最初的5公里,累计要爬升816米。 在开始写这段时,我的内心先是有些触景生情般的伤感,于是我停下来,没有继续写,而是去喝了杯咖啡,听了段嗨点的音乐,做了点别的事,缓了缓情绪。 我希望自己在描述这段时,能以一种近乎于旁观者的心态,去写一个当时心里比沟里的死水还要沉闷的女人。 其实在库马约尔补给站时,我脑袋里就萌生了退赛的想法。不过,那也只是一闪而过小念头,想想而已。你是知道的,我哪是那种轻易放弃的人?!我仍然期待着经过1个多小时的休整和按摩之后,我的状态可以是王者归来的样子。 出了库马约尔是一段公路。UTMB组委会在那里为每一位经过那里的参赛者安排了意外的惊喜:播放选手国籍的国歌。 当我被主持人拦下,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响起时,我当时惊喜的,真想亲吻主持人。即使身体再累再痛苦,也要保持风度,这是我对自己最底线的要求。所以,当国歌奏起时,我伸出双手,向四周的观众们做着表演结束鞠躬谢幕的姿势。那一刻,我身体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就像比赛刚开始那般轻松。恩,我不仅欺骗了一直跟在我后面拍摄的《极致玩家》的镜头,也欺骗了我自己。因为连我自己都产生了一种错觉,好像王者真的归来了。 我多么希望这是真的。多么希望。 刚听完国歌时,我精神抖擞的样子,很具有欺骗性 刚离开《极致玩家》的镜头,我就觉得身体像被人扎了一针的气球,立刻变得奄奄一息。路边有一处镇上居民们经常饮用的水点。我走过去,在水笼头旁站了会儿,一下子就把头扎进了水笼头下面的水池里。 没别的意思,就是想让自己清醒清醒。 因为那时,身体的感觉实在太难受。 在水里,我紧闭眼睛感受自己的身体,我明显接收到了它希望我能停下来的信号。可是,我怎么能就这么放弃了,我还剩了那么点儿力量,我要跑到跑不动为止。 我从水里抬起头。 我理了理头发。 我涂了点口红。 继续上路。 咳嗽加剧。 我慢慢的走,慢慢的走。对,我说的是走,我早就跑不起来了。只是这走,对我来说,也开始变成了身体的沉重负担。 每抬起腿迈出一步时,我都要先积蓄些力量,仿佛脚下被涂了强力胶,需要使出浑身力气才能抬得起来。越来越多的人超过我,越来越多。恍惚间,我感觉自己像是坐进了 时光机器,不是向前,而是在倒退。分明在努力前行,可是眼前的道路却是越来越漫长,越来越漫长。奋力,挣扎,再奋力,再挣扎......这过程,怎么会那么的痛苦。 这期间,全程穿着五趾的极地大哥追上我,他陪我走了一段。我实在不忍拖累他,让他先走。可他起初执意要等我。直到我说再等就会被关门,他才一个人不安的离开。 在将近93公里处时,我开始正式考虑退赛的事。说句心里话,那个时候,我并没有主动退赛的勇气。 “你这么高调宣传UTMB,一旦跑砸了怎么办”这个时候,我突然想起了某人曾给我的留言,我顿觉他完全可以兼职当预言家了; 不过,这个时候,我更多想起的,是我UTMB的东家SALOMON。虽然SALOMON对我从来没有过任何成绩上的要求,可是我就这样黯然退赛,也太逊了些..... 于是,我希望自己能被关门。起码这样看起来,不是我主观意识上放弃的。 95公里是一个补给站,同时还是一个关门点。我艰难的朝95公里处走去。超过我的选手都在向我大喊“快跑,要被关门了”。我对他们的回答,一律是“把我关在门外吧,我实在跑不动了”。只不过我说的是中文,没人听懂。 我到达95公里补给站时,离关门时间只剩下5分钟。 我又看到了那个在31公里处把我当做日本人给我加油的那个日本姑娘。她看到最后一名进补给站的人是我,很高兴,又在扯着嗓子冲我大喊“干吧哩、干吧哩”。我装做没看见她的样子,悄悄的把头别到一边。因为那时,我眼泪就在眼圈里打转。 她的声音听起来,是那么的温暖,那么亲切。 我表情凝重,目光呆滞的坐在补给站里。脑袋空空的什么都没有。 我知道,这次,自己真的走不到。 这个时候,有位女选手过来叫我,让我快点离开95公里的补给站。UTMB的关门时间,不是以你进补给站为准,而是以你走出补给站的时间为准。 我艰难的站了起来,想都没想,跟着那位女选手,踉跄着离开补给站。 没错,我又选择上路了。 我没有勇气退赛。真的没有 “再坚持走一段吧儿,珊瑚” 我对自己说。 从95公里补给站出来后,是一段爬升751米的5公里山路。这.....这......这简直要了我亲命。以我那时的状态,走平路都一步三颤,这5公里就爬升751米的路,我又该怎么走完? 小的时候,我妈管我很严,只要稍犯错误就是一顿棒揍。而我,只要认为自己没有做错,哪怕被她打肿了,我也死活不会说出“我错了”这3个字。所有熟悉我的人,都说我太倔犟,不懂协调。可是,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倔犟,才造就了如此的珊瑚。 所以,我还要继续走,直到实在走不动了为止。 这一段路,是我长这么大以来,最使身体痛苦的一段,走上二步,就得停下来休息很久。那时,我已经很清楚,自己在UTMB最终的结局,还是退赛。因为下一个关门点在108公里,以我那时的状态,爬都爬不到108公里。 一想到自己真的要退赛了,心里突然异常的难过,眼泪一下子就涌了上来,晃晃悠悠的,落满了整张疲惫的脸。 人在逞强,泪已投降。 ...... 山上起风了。 我终于决定了。 我终于决定往回走,走回95公里处,退赛! ...... 如果再继续向前,我不确定自己是否还可以控制的了自己的身体。 11、这只是比赛的一部分 我蜷缩在收容车上,不停的咳嗽。很冷。 睫毛上挂着沉重的泪珠,眼睛重得抬不起来。努力眨了几次之后,透过车窗向外看,视线范围内,是迷迷蒙蒙的旷野。 我是那么的虚弱,无助。 但却很清楚,今天所发生的一切,都是比赛必然存在的一部分。 虽然极其痛苦,却又那么使人难忘。 五、总结野蛮之处 比赛之后,和朋友讨论了自己没有完成UTMB的原因,分析如下: 1、长距离训练量不足 赛前针对UTMB所计划的训练内容,都是依自己以前跑百公里的训练经验,以及网上搜索到的国外选手100英里的训练计划而制定的。不过现在看来,别人的训练计划和自己以前的百公里经验,完全应付不了UTMB这个比赛。 而在为UTMB的所有训练中,我最大的不足之处,是在临近比赛的2个月内,没有跑过一次超80公里的山路。 不过,排除长距离我跑的不够之外,回头再审视自己这一年中针对UTMB的训练,不得不承认其中存在很多弊端。比如:训练效率不高,盲目做了很多徒劳无用训练,没有更好的注重训练后的恢复......。 明年的8月-9月,将是我的又一个“疯狂之旅”。而从现在开始,怎样才能使自己的训练更平衡、更自然、更效率、更快乐,更能匹配的上明年的那个疯狂之旅,是需要我认真去研究的课题。 无论是在比赛中的失利,还是训练中的不合格,不给自己找任何理由,有信心和勇气去面对自己的弱点和不足,然后找到正确方法去改正。 提示: I、根据这次参赛的切身体会,个人认为如果日后再为UTMB进行训练时,一定要在离比赛前的三周时,持续完成一个120公里的越野训练。 II、没有过168公里越野比赛经验的人,在参加UTMB之前,建议参加一次UTMF。UTMF的完赛时间乘以1.2,基本就是你在UTMB上完赛的时间。 2、不注意细节,没把身体调整到最好状态 mdm53马爷,曾在今年年初就提醒我,一定要调整好比赛时的生理周期。而我却大意了这个问题。 本来应是比赛之后四天到访的大姨妈,却在比赛次日早晨到访。这也是我为什么会在8月30日比赛当晚,在天气正常,气温也没有下降的情况下,会突然特别怕冷的主要原因。 我曾在整个为UTMB的训练中,仔细观察过自己生理周期前后的身体状态。那个时候我就发现,每逢生理期之前的几天,都是我自己身体状态最差的时候。其身体的表现力,要比平时降低20%左右。 而在UTMB比赛的8月间,因为生理周期离比赛之日很近,我本想考虑过人为的调整,但又怕一旦调整不好,调到了比赛期,岂不更坏事。所以就没敢调。想碰碰运气。可是,结果却恰恰相反。 提示:想参加UTMB的女选手,最好在比赛前2个月就开始调整生理期。唯有这样才能保险。 3、被忽略的其他细节: I、没有更合理的规划随身包中所带物品的重量 这个疏忽,导致我随身的水袋包足有13斤之重。这也是之前我野蛮生长这么久所养成的思维模式--不注重比赛细节。 II、77公里库马约尔那个补给站,休息的太久 1个多小时的休息时间,完全打破了2年来在长距离比赛中我自己已经成形的比赛节奏。以至于,越休息越累,就越跑不动; 六、那些不野蛮的地方: 1、有很多人说我在比赛中的状态,受了UTMB赛道海拔的影响 UTMB海拔这块,我感觉对我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在比赛之前的6月中旬,我曾在贡嘎地区待过一周左右,那个地方的平均海拔在4000米左右。而身体对高海拔的记忆一般都是半年。 不过,我每次上高原时,生理周期都会提前。也许这次生理周期的提前,就和霞慕尼的海拔有关系。这一点,也是我在写这个总结时突然间想到的。赛前我完全忘记了自己身体对高海拔反应的这个特点。确实疏忽大意了。 再一次提醒准备参加UTMB的妹子们,这一点一定要好好注意才是。 2、有很多人分析我是因为夜跑能力太差,所以才会导致身体机能下降 这的问题,我已经在前面谈到了。我很习惯并非常喜欢和享受夜间的比赛。并且,我总是会在夜间比赛中超人,无论是在沂山100,还是UTMB中。 3、不存在比赛中配速过快的问题 因为我在跑过21公里后,就已经完全不看之前计划好的配速表了,全凭自身的感觉在跑。这也是我每次百公里比赛时的习惯。 4、不存在比赛前旅行消耗精力的问题 UTMB比赛之前,虽然我一直在巴塞罗那旅行,但每天都会睡足7小时,早晨起床会慢跑10公里,直到中午才会出门,且每天只参观一处建筑物。 还有人问我是否是因为赛前喝了酒的原因。这个问题,自然更不存在了。 不过,这样看起来,我给广大人们群众留下的印象,跟酒有很大关系。 5、不存在任何心理压力 东家SALOMON从没给过我任何压力; 而我自己给自己的压力,早已在比赛之前全部化解; 至于来自舆论的压力,三十四年以来,我的行为和爱好在周围人的眼里,一直都是异类。所以,我从不在乎那些声音,也从不把这些纳入自己的小宇宙范围内。 七、回归 一个不好的比赛结果,绝不是某个问题直接决定的,它会是几个问题的综合体。 更何况,即使我在赛前做足了准备,把上面所提到的问题全部预防到位了,也很可能会在比赛中因偶发的事件而导致退赛。而这些在比赛中存在的各种不确定性,不正是越野跑这项山地运动能够吸引我们为之探寻的魅力之处吗? 生命中,我们总会失去一些东西。不过同时,很多以前被忽略的东西也会被我们发现。当我重新审视这项运动,重新体验奔跑在山间的快乐并从中得到启发时,我将更加快乐和专注,并自知。 我把这种过程,当做再生的方式。它既不好,也不坏,只是平衡和稳定。 事实就是如此。 那天,发生了一件小事。 我坐在屋里,门半开着,外面是我从来没看过的景色;有人递进来一张条子,告诉我,有人醒了。 难道,他们是在说我吗? 八、送杨源 那美好的人生, 你已经历过; 那该跑的路, 你已跑过; 剩下的, 就交给我们吧!
(以上图片来源于@VibramHK100、@极致玩家、@白爷记录、@mdm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