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利完赛的基础:好的起跑配速2014-6-1 19:41 | 原作者: | 查看: 151 | 评论: 2 | 来自: 运动笔记
分享到
收藏邀请
在马拉松赛中,最最最先面对的,就是起跑了。有些人喜欢一马当先,摆脱拥挤的选手群,但后半段欲振乏力;有些人则起跑过慢,接连看到旁人呼啸而过,自己越跑越没信心。本篇选自Runner’s World,提示大家如何调配自己的起跑速度,以提高比赛表现。
比赛的起跑阶段,是不可被忽视的一部份。跑者可能还不习惯赛前的减量训练,或全身充满了肾上腺素,导致配速不当,打乱了一切计划。这种乱七八糟地起跑不但不必要,反而扯后腿。
跑马时,花太多力气起跑会让身体过早使用大量的糖原。换句话说,你可能会提早撞墙,或在接下来的比赛中燃烧高比率的脂肪而非糖分,如此将会拉低整体速度。若是参加5K或10K比赛,高速的起跑则会加速乳酸堆积,造成跑姿逐渐恶化。不论距离长短,起跑过猛,往往更快受伤,疼痛感也将一路伴随跑者直到比赛结束。
相反地,起跑时速度较慢的问题则在于要如何补足比赛前段落后的部分。当然,一开始你会跑得较为舒适,但接下来将为此付出代价,承受着必须迎头赶上的压力,逼迫自己不断地跑,超出生理与心理所能负荷的程度。
那么该如何订定最佳的起跑配速呢?回溯至1990年代早期,我曾向我的朋友David Martin博士请益,他是一位运动生理学家,在乔治亚州立大学 (Georgia State University) 主持专门研究菁英运动员表现的研究室。他 (开玩笑地) 建议:「拿一颗水晶球,盯着里面看,心里将所有可能的影响因素都列入考虑,包括体适能、气温、湿度、路线和动机,瞧瞧你那天可以跑得多快。一旦水晶球给了你实际的完赛时间,其它就好办了—设定配速表,然后分秒不差地完成。」
虽然水晶球是玩笑话,但David在建议中提到了经常被我们忽视的重点—比赛日的策略。跑者们通常会根据他们的理想体能状况来订定完赛时间,而非实际情况。不如照着David所说的试试看:依照近来的表现合理地预测目前你的体能程度,并考虑天气状况、路线难易和自身的积极度,用这些信息来评估完赛时间,然后再计算一下得出配速表,了解各个阶段该以多快的速度行进。当枪声响起,最佳的起跑步调就是事前计算过的那样,不太快也不太慢,符合设定目标即可。
保持稳定
以下练习有助于将你的目标配速烙印在脑海中,避免过快或过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