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者大本营

标题: 关于2015杭马报名要求抽签前提交体检证明相关问题的回复 [打印本页]

作者: 梦里花开    时间: 2015-9-27 07:37
标题: 关于2015杭马报名要求抽签前提交体检证明相关问题的回复
关于2015杭马报名要求抽签前提交体检证明相关问题的回复2015年09月26日01:34

    在今年杭州马拉松报名须知中,对于选手报名资格规定如下:全程马拉松项目需上传2014年1月1日后参加半程以上马拉松(含半程)完赛成绩证明;半程马拉松、马拉松项目需要提供半年以内健康证明,建议其提供心脏彩超健康证明。在全部资料审核通过的情况下才能参加抽签,其中提供心脏彩超的选手会提高中签率,中签后缴费。

采取此种规定的初衷第一是为了对全体参赛者的健康尤其是心脏方面的健康负责,第二是为了提升赛事品质,提高意愿较强参赛者的中签概率。有部分跑友对今年的报名方式提出疑问,担心不中签“浪费时间金钱去体检”,现针对此类问题做出回复。

一、对全体参赛者健康负责

问题1:马拉松半程以上选手为什么要检查心电图、心脏彩超、而且还是半年内的报告?

回答:科学的体检可以大大降低运动性猝死的发生率。

    马拉松运动带给人们是一种精神和意志的挑战,马拉松运动最受益的是认得心肺功能的快速提升,但是马拉松运动带给选手们最大的伤害同时也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是运动性猝死,最近几年猝死在国内马拉松赛事中时有发生,仅2014年就有五例。

   据研究发现运动性猝死95%都是心源性猝死,发生的主要原因并不是累死的,基本都是死者的心脏原来就存有有病变,45岁以上的选手发生猝死的原因多数是由冠心病造成的,而常规的心电图检查时发现冠心病最简单的方法,45岁—25岁的人发生了运动性猝死多数是心脏结构发生了变化,心脏彩超是早期发现心脏结构变化和心脏功能下降最直接的手段,25岁以下年轻人发生运动性猝死的主要原因是猝死基因造成的,多数有猝死的家族史。

     美国心脏协会AHA文献报道:意大利的威特地区通过,家族史、12导联心电图、心脏B超等3项简单的常规心脏检查对该地区的运动员进行普查,每半年一次,一直坚持了20年,最后统计分析该方法是该地区运动性猝死的发生率下降了89%,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所以用:询问有无猝死家族史、12导联心电图、心脏彩超等三项临床手段是早期发现心脏是否存在病变基础,早期预防运动性猝死最有效的手段,而且目前心电图、心脏彩超各级医院都可以检查,如果平时单独去检查的话基本不用自费,项目属医保乙类项目。

  心脏的结构的变化、心功能的下降往往都是动态的,有很多时候半年内各项指标就很快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对于经常进行马拉松赛事的选手更是这样,所以对于心脏的检查、评估最好半年一次。

   截止发稿为止本次杭州马拉松采用、心电图和彩超就已经筛查出100多名心脏有潜在风险的选手,而且大多数是老选手,主要表现在非运动性心率减慢,甚至不到40次,心肌缺血、严重的传导阻滞、肺动脉高压、以及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明显减退等,这些都是马拉松选手潜在的猝死风险,马拉松组委会的心脏健康专家亲自给这些选手打电话询问,讲解,最终选手自动放弃了比赛。

这里转发一篇跑友微信留言:在这里衷心感谢杭马组委对心脏彩超的检查规定,使本人直观上了解了自己的状态。并从实际上指导了并纠正我的跑步理念。以前大多数竭力跑,用力气跑,强用意志跑。現在才真正认




作者: 梦里花开    时间: 2015-9-27 07:37
问题2

如果查出心脏有潜在隐患的选手平时还进行马拉松运动吗?

答:查出心脏有隐患的选手不建议参加马拉松的比赛但不等于不进行马拉松运动,其实马拉松运动身体最受益的器官就是心脏和肺,但是不能超负荷,我们平时有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你在马拉松运动时不要让自己的心率频繁的超过170—年龄。这样您的心功能会提高很快,而心肌也不会受到损伤。



问题3:经常跑马拉松的选手而且成绩很好,是否还需要以上的赛前体检?

答:更加需要,据统计,经常、连续进行马拉松赛事的选手,尤其是3小时内业余选手,他们到老年的时候心脏功能还不如一般人,而且核磁扫描会发现他们的心肌的上半部分会留有疤痕。所以真正的优秀的马拉松选手是经过科学训练出来的,包括运动生理、运动饮食、能量补充等,而且这些优秀的选手往往都有运动基因,并不是我们一般人经过短暂的训练、挑战自己意志而能达到的。





问题4:本次杭马组委会为什么不能先抽签再体检报告哪?如果抽不中这岂不是浪费人力、物力?

答:本次杭马组委会和多名心脏专家讨论,最后决定先提交合格的体检报告再进行抽签的主要原因是,以前的赛事基本都是靠提供完赛证明来抽签,这样就使得大多数的选手这些年都没有进行认真的、科学的心脏评估,所以想借助杭马的赛事来督促半程以上的选手们在半盲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来进行性一次自己的心脏的评估,所以本次的规则即使选手没有中签也不能说是浪费时间,是对自己和家人负责的表现,这也正是杭马在不断的提升自己赛事品质的一个重要举措,明年的杭马会考虑提前抽签,然后提交合格的体检报告的报名方法。



二、为了提升赛事品质,提高意愿较强参赛者的中签概率。

参赛者和赛事服务水平的提高是赛事品质提升的两个重要方面。报名门槛有利于筛选参赛者的整体素质,也在事实上提高了赛事服务重点目标人群的体验。

全国范围内马拉松项目日益火爆,秒杀、抽签已经不是新闻,一跑难求的前提下,如果降低报名门槛,则会出现广大跑友痛恨的“黄牛”问题。

去年组委会就接到举报有报名成功的选手在网上高价转让名额,对于此类问题,组委会的态度一直是:马拉松报名采取实名制,不允许名额的转让。马拉松项目是为纪念英雄人物,颂扬奥林匹克精神而创立,是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而杭州马拉松是国际路跑协会认证的官方赛事,国家金牌赛事,作为一项严肃的竞赛项目是不允许冒名顶替现象的发生。但因马拉松参赛人数巨大,监管难度很大,目前采取两个方式

第一,欢迎广大跑友举报,经查证,发现一例处理一例,去年针对此类时间的处理案例如下,链接:

http://www.hzim.org/p/hzim/multi ... jsf?article=3570446

第二.增加报名成本,提高报名门槛,让真正想参赛的选手中签概率更高。

引用杭州限牌摇号的一个例子,2014年杭州实行车辆“限牌”政策以来,参加摇号的市民逐月增加,在投放量不变的情况下,中签率逐月降低。2015年实行调控新政,规定必须持有驾照才能参加摇号,参与市民从最高峰的60几万,现在已经下降到30几万。这样对于真正迫切需要牌照,买车愿望更强烈的市民来说,中签概率无疑是提高了。

杭州马拉松也是一样的道理,完赛证明+健康证明相当于是跑马拉松的“驾照”,2014年全国马拉松完赛人数仅为5万人7.7万次,半程马拉松5万人10万人次(数据来源中国田径协会年报)。这其中有意向来杭州,愿意付出时间和金钱去准备报名资料的就更少,这部分参加杭马意愿较为强烈的跑友是组委会宝贵的财富,是组委会重要的服务目标人群,提升这部分人的中签概率也是组委会最优先需要考虑的。

跑友来信:杭马全马要求提供半马以上证书和体检报告,个人认为尽管复杂点,但大大降低黄牛和用多个证件报名的可能,增加真正想跑的普通跑者的中签概率。



最后,有跑友提出组委会要求报名时先提供相关资料再抽签是为了“方便组委会工作”,这就更加“冤枉”。事实上采取这种报名模式不仅没有“方便”,反而大大增加了工作量,从报名时开始组委就组织了17名专业医生对所有报名选手提交的健康证明和完赛证明进行审核,同时组委会还面临着因报名“图方便”心态而导致参赛者流失的巨大风险。

因此,尽管存在部分质疑,杭马今后报名的细则可能调整,但方向不变,永远以对全体参赛者健康负责和提升赛事品质为第一出发点。





杭州马拉松组委会

联系电话:0571-85062073



联系邮箱:marathon@hzim.org

阅读(2359)

微信链接地址:http://www.hzim.org/p/hzim/weixin/articleview.jsf?article=6281411

作者: 梦里花开    时间: 2015-10-26 10:18
顶起来
作者: 行者无疆-老李    时间: 2015-10-26 17:49
强烈建议参加石马的朋友们,无论是之前多次参加马拉松的老手还是初次参加马拉松的新手,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到医院做个心脏彩超,为自己、为家庭、为社会负责。




欢迎光临 跑者大本营 (http://www.pzdby.com/)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