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照训练计划 按照科学的训练方法、训练计划进行,网上有很多。但不一定完全适合每个人,可以对其进行修改。 按照跑步者世界(runnersworld)网站给出的16周训练计划,以四周为一个训练周期,循序渐进。 一般来说,中等的、每周跑量为41~48公里的训练计划如下(长距离跑安排在周日): 周一:跑休; 周二:放松跑,5公里~10公里,每公里速度比配速慢20~30秒; 周三:跑休; 周四:间歇跑或tempo跑或放松跑。①间歇跑3~4*1600米(比配速快30秒~60秒,配速快的快得少点,配速慢的快得多点),间歇慢跑800米(6分钟左右)。②tempo跑,8~10公里,速度比配速快20~45秒,同样是配速快的快得少点,配速慢的快得多点。③每四周一个周期,第四周的周四进行放松跑; 周五:放松跑:6~10公里。若周日长距离跑是30公里,那么周五的放松跑为3公里; 周六:跑休; 周日:长距离跑:16~32公里,每公里速度比配速慢20~30秒; 每周四次训练,跑量要进行适量调整,总的不要超过50公里。 周四和周日是两堂重要的训练课。对于初级者而言,周日的长距离跑问题不大,但是周四的间歇跑和tempo一般难以完成,替代方法:用配速或比配速慢5~10秒的速度跑8到12公里。 (2)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有氧耐力能力 不要急于求成,提高长距离跑的能力,简言之主要是提高心肺功能、以及身体相关器官长时间工作的能力。 初级者不要把马拉松目标成绩订得太高。通过几周的训练后,找个周四的时间,跑个万米,看看成绩如何,然后用万米成绩乘以马拉松耐力系数,得到一个参考的马拉松目标成绩,得到配速,然后以这个配速来指导训练。 (3)一定要按照训练计划要求的速度进行训练 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但不能随心所欲,想跑就跑,想跑多少就跑多少。 (4)享受过程,不要追求速度 在准备参加马拉松赛事的训练过程中,不要太刻苦,不要太累,不要受伤。 若选择的配速较快,那么就放慢半分钟到1分钟有何妨! 虽然配速每公里慢30秒,马拉松全程慢21分钟,或者每公里慢1分,全程慢42分钟,但换来的是却是轻松。 快乐跑步,享受人生! (5)跟随兔子训练,300、310、330、400、430、500。人多一起跑,会觉得更轻松。比兔子强的人,可以在半程后逐渐加速。 300兔子:步频140、大闸蟹、宜丰; 310兔子:步频140、英镑; 330兔子:良友、深圳的风、非典型摇摆、东北老姜、高飞; 400兔子:高飞、游鱼(委屈了点)、冰山、debby; 415兔子:善存片、tom_dongdong; 430兔子:善存片; 500兔子:跳跳虎。 六、再论马拉松耐力系数和万米成绩 一些跑友想通过训练不断提高马拉松成绩,这是好事,是一种追求。但有些跑友对马拉松目标成绩预期过高,往往是欲速不达。这个问题实际上归结到:在目前已经达到的马拉松成绩的基础上,要完成下一个期望达到的马拉松成绩的依据是什么? 有的跑友说,这次我用4小时完成了全马,下一次我要争取在3小时30分完成。 有的跑友说,这次我在3小时30分之内完成了全马,下一次我要争取在3小时10分(国家二级运动员标准)完成。 3小时10分完成的,下一步想3小时之内完成。 2小时40左右完成的,下一步的目标就是2小时34分(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这是业余马拉松运动员追求的终极目标! 以上对追求的目标成绩,要有合理的依据才行,否则,其目标仅是空想。 我们来分析一下什么是合理的依据。 假设,有两名跑友A和B,第一次跑马拉松的成绩都是4小时,但A的万米成绩是45分,而B的万米成绩是50分。根据马拉松耐力系数公式计算得出: A的马拉松耐力系数= 240分/45分=5.33; B的马拉松耐力系数= 240分/50分=4.8 A的马拉松耐力系数大于B,说明A的马拉松成绩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A说,下一步我的目标成绩是3小时30分,这是合理的,有依据的,再来计算一下A的马拉松耐力系数: A的马拉松耐力系数= 210分/45分=4.67 4.67的耐力系数是合理的,说明A无须提高已有的万米成绩,继续按照马拉松专项训练方法进行训练,到达3小时30分的目标成绩基本上是没有问题的。 而B若是不提高万米成绩,那么B要到达3小时30分的是不可能的。通过计算得到: B的马拉松耐力系数= 210分/50分=4.2 4.2的耐力系数说明什么?说明B以他的万米最好成绩要连续跑4.2个万米,这根本不可能做到。 由于当前B的耐力系数为4.8,因此在4小时的基础上,马拉松成绩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但不大,提高10分钟左右。 所以,马拉松耐力系数偏大(大于4.8),说明万米速度优势没有充分发挥;马拉松耐力系数偏小(小于4.6),说明在马拉松比赛中已经把万米速度发挥到极致!除非万米成绩不是最好成绩! 因此,若B要想到达3小时30分的成绩,就需要提高万米成绩。 换句话说,若一个跑友的马拉松耐力系数已经在4.6~4.7的范围,那么他想提高马拉松成绩,就必须提高万米成绩。 马拉松成绩想提高N分钟,那么万米成绩就要相应提高(N/4.2195)分钟! |
一水 发表于 2014-7-18 21:05
领舞先生,您好。对马拉松研究的有深入啊。感谢2014石马的测试。
起航 发表于 2014-9-2 15:09
我好多的专业术语都不懂呢
欢迎光临 跑者大本营 (http://www.pzdby.com/) |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