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者大本营

标题: 八位超级马拉松挑战者 [打印本页]

作者: 踏浪而来    时间: 2014-3-28 14:50
标题: 八位超级马拉松挑战者
越野马拉松,也叫超级马拉松,通常在高山、沙漠、河流、丛林等野外环境中进行,对跑者挑战更大。但新鲜的空气,美丽的景色,也让人甘之如饴。

八位超级马拉松挑战者

文:陆彦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越野马拉松,也叫超级马拉松,通常在高山、沙漠、河流、丛林等野外环境中进行,对跑者挑战更大。但新鲜的空气,美丽的景色,也让人甘之如饴。2013 年 12 月 20 日,中国田径协会公布,2013 年中国田协共主办 39 场马拉松及相关赛事,比 2012 年增加了 6 场,并计划在 2014 年再增加 7 场马拉松赛。由官方体育机构举办的标准路跑马拉松赛事,在近两年里呈现出日渐增长的趋势,且每场赛事的报名参与情况都异常火爆,常常出现“一票难求”的情况。但官方主办的路跑马拉松赛事,往往在赛事组织和服务方面存在部分不专业和不周到的现象,导致了参赛者在赛后纷纷吐槽。因此,很多长跑爱好者把目光投向了另一种马拉松比赛——越野马拉松,有些人是自己出钱参加境外组织成熟的越野跑赛事,更有一些佼佼者,萌发起在国内举办越野跑赛事的想法。马拉松是一项考验耐力的长跑运动,标准长度是 42.195 公里。超过了这一长度的赛事,跑步界一般称之为超级马拉松。标准长度的马拉松一般在城市举行,为了配合赛事,官方普遍采取交通管制措施。但绝大部分超级马拉松在高山、沙漠、河流、丛林等野外环境中举行,对跑者挑战更大,并常常伴随着恶劣天气和突发状况,因而绝大多数都被归为越野跑赛事。在越野马拉松这一新兴全民健身形式破土而出之际,《外滩画报》采访了八位活跃在国内的华人越野跑运动员,听他们讲述挑战自己、超越极限的故事。林义杰:让更多人循序渐进地来到越野跑世界除了跑步,林义杰还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推广超级马拉松,组织超马赛事。今年 1 月 2 日,上海跑步者俱乐部“一起跑”旗下的公益组织 Runner 爱心社邀请到台湾超级马拉松运动员林义杰,做了一场关于超级马拉松的分享演讲。在这次分享会上,跑友们看到了一个阳光帅气、平和可爱的台湾男生。但是,这个外表看上去不太起眼的男生,有着超强的身体素质和更强的毅力。林义杰大学时学的是体育专业,全程马拉松成绩达到了 2 小时 28 分,已接近世界冠军的实力。2007 年,林义杰耗时 111 天,双脚横越 7500 公里的撒哈拉沙漠,平均每天完成将近两个马拉松,成了 2007 年世界极地马拉松总冠军得主。2011 年,他和大陆超级马拉松运动员白斌一起,用 150 天跑完古丝绸之路,共计 9800 公里,平均每天 65 公里。2013 年,林义杰用 40 天,步行 2400 公里横越大戈壁(自蒙古贝勒湖至中国嘉峪关),成为史上首位徒步穿越撒哈拉沙漠、古丝绸之路以及大戈壁等世界三大缺水区的跑者。他希望通过挑战自己极限的经历,能唤起大家对世界多元化、资源和气候的重视。作为最有影响力的华人超级马拉松运动员之一,除了继续奔跑,林义杰还在专注做“SuperRace”越野跑赛事。“SuperRace”的概念源自撒哈拉超级马拉松——于摩洛哥南部撒哈拉沙漠举行的一场连续 7 天总距离 254 公里的超级马拉松比赛。“SuperRace”的口号是“探索世界,挑战极限”,旨在提供挑战自我的超级马拉松舞台,同时辅以“无痕山林”的绿色理念,引领参赛者“挑战自我极限,长征最美的边界”。赛事规划于中国台湾、中国内蒙、非洲和北极进行,是系列环球极地超级马拉松积分赛。在每一站赛事中,参赛者必须全程背负个人行囊,夜宿于指定营地,在险峻的环境中,挑战历时 3 天总程约 120 公里的超级马拉松赛。只有参加了前三站并完成比赛者,方可参加最终战——北极站。在野外扎营的马拉松爱好者。此外,林义杰还针对跑步入门者举办了名为“MiniRun”的跑步项目,这是一个以台湾为基地的国际马拉松赛,在 20 公里到 30 公里的赛程中,让参与者感受充满越野刺激的乐趣,及大自然广阔的视野,体验不同于城市路跑的挑战。亲自参加比赛,林义杰最大的感触是可以用自己的知识和专业来推广超级马拉松。林义杰大学学的是运动管理学,研究所读的是运动心理学,目前正就读台湾大学 EMBA。“我觉得我有义务让大家更专业地参加比赛,尤其我懂得选手要的是什么。因此我设立了不同的程度和挑战,让更多人循序渐进地来到越野跑的世界。”他觉得,超级马拉松就像创业,不同的环境需要用不同的办法去挑战。这个挑战没有终点,情况随时都可能改变,参与者必须要有超强意志力去执行,还要保持热忱,不断勇敢前进。像创业一样,还必须要有计划、有方法去落实理想。白斌:令人后怕的丝路越野跑2011 年,白斌(右三)和林义杰、陈军一起, 用 150 天跑完古丝绸之路,横跨 6 个国家,总路程 9800 公里。在跑友中素来以低调著称的超级马拉松运动员白斌,2011 年做了一件疯狂的事情:和台湾超级马拉松运动员林义杰、大陆马拉松运动员陈军,历时 150 天跑完古丝绸之路,横跨 6 个国家,达 9800 公里,并跑步回到中国。这一壮举结束后,三个人的故事集合为《拥抱丝路》一书在台湾出版,另有一部《跑步回中国》的纪录片在大陆诞生。那 150 天的九死一生,白斌至今记忆犹新。在土耳其境内行程接近尾声时,发生了一件令跑者和后勤团队每天提心吊胆的事情:土耳其国内局势动荡,随时随处都有暴力事件发生,所有人都很担心自己成为反政府武装的人质。为此土耳其政府也加大了保护力度,动用很多警察和装甲车护送他们。一天,跑步团队经过一个山谷时,突然传来两声枪响,大家一下子紧张起来。因为这一路段比较复杂,警察最终决定让他们放弃这一段差不多 500 米的路段,坐车通过。在那种情况下,跑步团队只能服从。晚上跑完之后回到营地,白斌和林义杰心里总觉得不踏实:一条完整的丝绸之路最后留下一个缺口没完成,那实在是太遗憾了。于是他们背着警察,偷偷回去把这一段路跑完,这才回来睡了一个安稳觉。在伊朗境内也有太多难忘的事情。经过里海时已经进入高温天气,伊朗蚊子的厉害是出了名的。一天晚上,他们住在一个景区的屋子里,用的是像伞一样的蚊帐,距身体很近。半夜,白斌被蚊子咬醒,实在受不了了,打开头灯一看,蚊帐上黑压压的一片,至少有上千只蚊子争着往里钻。看到这一幕让他头皮发麻,若是没用蚊帐,真不知道结果会如何。还有一段令他后怕的经历:完成伊朗大部分行程的时候,白斌补充完电解质上车,原本只打算休息一会儿,结果醒来已经是晚上,中间有七八个小时没有任何记忆。之后看了视频,白斌才了解自己昏迷、被抬到医院进行抢救、洗胃的经过,才知道自己差点回不来了。回忆起这段古丝绸之路,白斌深感这一次越野跑的超负荷运动量消耗了身体“太多老本”,一时难以恢复到以前的状态。现在,他以调养身体为主,并在北京和朋友合作成立了“非凡足迹户外运动俱乐部”,口号是“非凡足迹、徒步天下”,举办户外活动、耐力跑赛事等有关活动。同时,他在计划着另一个挑战:用大约一年时间,以与跑丝绸之路同样的节奏,从南极跑到北极。“丝绸之路对我来说只是人生挑战的开始,相信还有更多挑战在等着我。”白斌说。吴少刚:用跑步挑战身体极限吴少刚是首位完成七大洲加北极马拉松大满贯的华人超级马拉松运动员。马来西亚籍华人吴少刚,平日里是朝九晚五的外企白领,但在工作之余,他已经跑过 107 场全程马拉松和超级马拉松,有望成为七大洲加北极马拉松大满贯的华人超级马拉松运动员。在所有完成的马拉松赛事中,吴少刚对北极马拉松、南极洲马拉松和亚马孙丛林马拉松印象最为深刻。2007 年 4 月,吴少刚参加了北极马拉松,北极没有陆地,选手必须在浮冰上奔跑。比赛在零下 25 摄氏度中进行,赛服都冻得硬邦邦一块块的,冒出的汗很快结成冰凌。8 个月后的 2007 年 12 月底,吴少刚又参加了南极洲马拉松。比赛在零下 10 摄氏度中举行(当时南极洲是夏天),刚跑就遭遇大雪,最终靠赛事工作人员乘着雪地摩托车在前方指引才顺利完赛。吴少刚至今难忘当时雪盲的感觉,“整个白茫茫的天地,完完全全连成一片。”而在 2009 年 10 月的亚马孙丛林马拉松中,吴少刚 7 天里跋涉于热带雨林,跨越 200 多米宽的河流、100 多米长的沼泽,穿越有着美洲豹的黑暗地带,夜晚在丛林中持续跋涉前进。比赛进行到第五天时,他布满双脚的水泡全发了炎,流出脓水,非常疼痛,可他依旧坚持到第七天达到终点。这项赛事被誉为最艰难的超马赛事之一,也是他受过最多磨难的赛事。吴少刚说,跑马拉松之前,他一直对人类能克服极限感到非常好奇,想知道那是种什么感觉,自己在生理和心理上是否能承受那样的磨难。于是他开始用跑马拉松来挑战自己的极限,2005 年跑完长城马拉松之后,他在 2006 年完成了在海拔 5300 米起跑的尼泊尔珠峰马拉松(海拔最高的马拉松);2007 年 4 月完成了北极马拉松;同年 12 月份完成了南极洲马拉松;2009 年完成了在突尼斯举办的 100 公里超马赛事;2011 年,完成了在摩洛哥撒哈拉沙漠举办的 250 公里超马赛事;2009 年,完成了 220 公里的巴西亚马孙丛林马拉松。2013 年,他完成了美国恶水 217 公里超马赛事,比赛时气温最高达到 54 摄氏度。吴少刚工作很忙,但他总是能很好地处理工作和跑步之间的关系。平时的训练通常都在早晨上班前完成,国内比赛都是周五飞往比赛城市,周日比赛结束后飞回上海。他还有一个非常支持他的上司,有时多用些假期,只要不影响工作,上司都会同意且支持。“我的工作效率比较高,马拉松根本不会影响我的工作。”吴少刚告诉我们。陈盆滨:连续 8 天完成两项超级马拉松在土耳其境内跑步时,正值土耳其国内局势动荡,白斌和跑友们在警察和装甲车护送下前行。2013 年,国内知名超级马拉松运动员陈盆滨成了 CCTV5“跟 5 一起跑”总教练,带领央视主持人训练并参加国内多项马拉松赛事。此外,他还参加了两场超级马拉松赛事:10 月 26 日举办的美国亚利桑那州 Javelina Jundred 161 公里和 11 月 2 日举办的美国密苏里州 Ozark Trail 161 公里超马赛事。在这连续 8 天里,陈盆滨完成了两项共计 322 公里的超马赛事。这两场超马赛事给陈盆滨带来了很大磨难。在参加亚利桑那州 161 公里超马赛事前,他得了急性阑尾炎,好在赶在出国前治愈。亚利桑那州时值高温天气,他在比赛开始后没多久就中了暑。平时花两个小时的路段,他花了 4 个小时完成。最终,他以 21 小时 39 分 31 秒的成绩位居男子组第 13 位。尚未复元、走路轻飘飘的陈盆滨却接着赶往密苏里州,参加 Ozark Trail 161 公里超马赛事。这场比赛全程呈爬升混合森林路线,难度高于亚利桑那州 161 公里超马。比赛在冰雪天气中举行,选手全程在上下起伏的原始森林里跋涉,跑过泥路,越过溪沟。晚上,当陈盆滨一个人在漆黑一片的森林里向前跑时,仿佛听到老虎的声音。“我当时心里咯噔了一下,心想完了。”求生本能驱使陈盆滨发力向前跑去,直到再也跑不动,停下来的时候,只听到自己心脏的跳动声。今年,陈盆滨将参加今年 5 月在希腊德尔福-奥林匹亚举办的越野-公路超马赛事、7 月美国恶水 217 公里极限马拉松。11 月 17 至 21 日,他将挑战南极洲 100 公里超马赛事。这是他今年最大的目标。目前他正在东北雪地训练,为南极洲超马做准备。如果完赛,他将成为第一个完成七大洲超级马拉松赛的中国人。南极洲 100 公里超马赛事,是他自认为“一生中最重要的赛事”。于雷:完成“巨人之旅”于雷参加了 2012 年在意大利阿尔卑斯山区举行的“巨人之旅”,并且是第一个完成该比赛全程的中国运动员。在 2 月 22 日举办的首届中国户外媒体人士大奖上,大连 100 越野赛获得“年度最具影响力赛事”奖。这是一个由跑者自己举办的国内超级马拉松赛事,它和另一项新兴赛事——大理苍山洱海 100 越野均由大连超级马拉松运动员于雷创办。在颁奖典礼上,于雷上台举起了这座沉甸甸的奖杯。在国内跑步界,于雷是个响当当的名字。他是个天才型运动员,在多项运动领域颇有建树,他的全程马拉松成绩最好纪录是 2 小时 56 分。考虑到他 1.85 米、体重 90 公斤的身材,这个成绩是颇为惊人的。2012 年,于雷和另外两位队友完成了在意大利阿尔卑斯山区举行的“巨人之旅”全程比赛(是年全程 302 公里),其中他是第一个完成该比赛全程的中国运动员。“巨人之旅”被誉为“超马中的超马”,对运动员的挑战异乎寻常。赛前 3 个月,于雷的跑量达到了 2100 公里。他的父亲新买了相机和镜头,详细地一路记录着儿子这次“巨人的成长”。比赛开始后,于雷的状态不好,第一段就吐了四次,在被医生要求检查等待的时候,他偷偷溜了。最终完赛时,他的脚起了 12 个大泡,脚趾甲掉了 6 个。“整个身体都被掏空了,直到今天还没有完全恢复”,但他说,这一切都值得。从去年开始,于雷自己在国内举办了两项超级马拉松比赛:大连 100 越野赛、大理苍山洱海 100 越野赛。今年 4 月 19 日,第二届大连 100 公里越野赛将在大连举行。目前,大连 100 公里越野赛已经被收录为世界知名越野赛名录。5 月 24 日,第二届大理苍山洱海 100 越野赛将在大理举行。薛乾曜:自掏腰包办越野跑赛事薛乾曜组织的南京山地马拉松将于 3 月 29 日举行。3 月 29 日,由上海跑步界知名运动员薛乾曜主办的南京山地马拉松将在六朝古都南京举行。这是一场完全由跑者自己举办的越野跑赛事。早在春节前,赛事各项前期工作,包括赛道落实、比赛报名到赛事推广,通过官网、微博、微信等展开。报名开放仅仅半天时间,全程组和半程组均已报满。主办者薛乾曜在上海外企上班,从事销售管理工作,业余爱好跑步。来自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冷坞村的他,小时候常和弟弟薛乾钰在风景秀美的群山中奔跑,在清澈的水库中游泳。长大后,兄弟俩成了长跑爱好者,一起训练,一起参赛。其中,薛乾曜是首次完成日本环富士山 161 公里超级马拉松的中国大陆选手之一。2013 年,薛乾曜与杭州选手罗锡评完成了日本环富士山 161 公里超级马拉松比赛。赛事总监是日本知名越野跑选手铃木毅。赛事组织得非常专业周密,各项细节让薛乾曜终生难忘。回国后,他一直想着自己也能举办这样专业的赛事。经过紧锣密鼓的筹备后,2013 年 10 月 5 日,薛乾曜和志同道合的跑友们在浙江四明山区举办了宁海越野挑战赛。那次比赛吸引了不少国内跑步界高手参加,轰动一时。在宁海越野挑战赛各项经验总结的基础上,薛乾曜又开始贴钱贴时间筹办南京山地马拉松。薛乾曜说,南京是举办路跑马拉松和越野跑赛事的好地方。遗憾的是至今还没有任何由官方举办的任何马拉松赛事。这次,由跑者自己举办的越野跑赛事,将让国内外跑步爱好者把目光投向南京,并且会间接地促进南京的旅游业。邢如伶:四肢并用爬赛道邢如伶 38 岁开始跑马拉松,50 岁的她还会一直跑下去。在今年 2 月 22 日举行的首届中国户外媒体人士大奖上,邢如伶凭借傲人的越野跑成绩,获得“年度最佳越野跑竞赛者”。 她是首位站上 UTMB 环勃朗峰 168 公里越野跑领奖台的中国人。2013 年 UTMB 赛事中,邢如伶以 36 小时 24 分获得年龄组第 3 名。邢如伶是一位生活、工作于北京昌平的护士,守护病人是她的职业。可 38 岁那年,医生宣告她以后将戴着心脏起搏器生活。为了改变命运,她穿上了跑鞋。跑步让她从病人变成健康、快乐的专业级运动员。她的整个生活方式焕然一新。邢如伶被称为中国越野跑“一姐”,参加过国内外多项超级马拉松赛事。2013 年,她参加了在法国举行的 UTMB 环勃朗峰 168 公里越野赛。比赛最艰难的时刻是在第二天夜里后半段,疲劳、伤痛、孤独、饥饿都在折磨着她,她经过 36 小时 24 分钟的努力拼搏,她终于冲过了终点线。“那一刻,我忘掉了所有的伤痛,忘掉了疲劳和饥饿,忘掉了一切,我高举双手,我完成了。”去年年底,邢如伶参加了 2013 年 12 月 14 日至 15 日举办的香港首届 TNF100。这远不是她参与过的最难的赛事,但却是她参与过 100 公里用时最长的赛事。赛道上坡路段累计 5600 米,选手得跨越无数台阶,进行连续攀升。越到最后,赛道越难。面对台阶,邢如伶甚至用手爬。“每次参赛,当疲劳、困倦、饥饿袭来时,我经常问自己,都 50 岁了,还受这份罪干吗?甚至后悔过报名参赛,可每次通过拼搏完赛,冲过终点线之后,就忘记了一切,下次还会参加,这就是我。运艳桥:提倡蜗速跑运艳桥平时训练多走山路。在国内超级马拉松选手中,运艳桥是实力最强的运动员之一。2013 年,他一共参加了 7 个超级马拉松,并获得了 4 个冠军。虽然运艳桥拿过多次冠军,但是他提倡蜗速跑,反对在训练和比赛中盲目快速奔跑。运艳桥说,大家跑步都是为了健身,在身体不允许的情况下,没有必要跟身体抗衡,反而跑慢点更有利于健康。比赛一般都是竞技运动,多少都会对身体有危害,一定要有个“度”。即便是比赛也要明白自己参与的目的。如果只为了健身和快乐,就没有必要拼命。针对跑步容易受伤的问题,运艳桥认为,跑步伤膝盖主要是因为鞋子减震不好、跑姿不对、路面太硬。他平时训练都会选择在山里,在路面不平的情况下训练更容易刺激膝关节周围的韧带和肌肉。一旦关节周围的肌肉和韧带的力量强大了,运动员就不会轻易受伤。另外,耐力跑是非剧烈运动,只要运动前做好热身,就不太容易肌肉拉伤的情况。? 外滩画报◆
作者: 梦里花开    时间: 2014-3-30 08:52
佩服勇者
作者: 风吻青山    时间: 2014-3-31 09:33
除了薛乾曜,其他都是如雷贯耳的越野名宿,我觉得无论如何应该有吴秀华,毕竟香港100都已经列入积分赛了




欢迎光临 跑者大本营 (http://www.pzdby.com/) X3.3